《編者按》
從本期起,本刊試辦【一詩一書】專欄。希望讀者支持,並且踴躍投稿。讓我們換一種方式學習古典詩中的近體詩。通常在學校裡,老師的敎導分五個步驟,即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創作緣由、分類(田園,邊塞,感懷等)、平仄與押韻分析。本刊擬把詩詞的文學性、音樂性和書法作品,「意、聲、形」三者合併介紹。茲舉例如下:
唐 柳宗元《江雪》
一、原文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二、格律
(1)韻腳和韻部
韻腳在偶數句(第二句和第四句):
滅(miè 拼音第四聲),古音為入聲。
雪(cuè 拼音第四聲),古音為入聲。
韻部:「滅」和「雪」歸于平水韻【入聲九屑】韻部。
(2)格律(平仄與韻腳)
我們簡化地採用七言,每句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五言,每句一、三不論,二、四分明。這首詩為:
Ⅹ 平 Ⅹ 平 Ⅹ , Ⅹ 仄 Ⅹ 平 Ⅹ
Ⅹ 平 Ⅹ 仄 Ⅹ , Ⅹ 仄 Ⅹ 平 Ⅹ
此詩第一句和第二句不符合平仄交替的規則,是「失對」。第二句和第三句,不符合平仄一致的規則,是「失粘」。
許多人把柳宗元的《江雪》定義為「五言絕句」,(第一句第三、四字用拗救解釋)。嚴格說這是一首「五言古詩」,也稱「五言古絕」。
(3)句式
從文學角度分字節,為「二三」句式。
從音樂角度分字節,為「二二一」句式。
(4)抑揚頓挫(Articulation)
第一句「鳥」強,升調。
第二句「徑」弱,升調。
第三句「蓑」強,休止 1/4 拍;「笠」輕,緊接「翁」字。
第四句「釣」強,休止 1/2 拍。
三、欣賞
這是一首有名的「藏頭詩」,四句首字組合為「千萬孤獨」。這也是一首最孤獨的詩。柳宗元參與【永貞革新】,期能振興處於衰落中的大唐。但是改革運動失敗,前後僅一百八十天。柳宗元接連被貶,初眨邵州,再貶永州,母亡。最後貶到窮鄉僻壤的柳州,女兒亡。孤身一人,日夜思念振興大唐,生活難苦,死於柳州。
此詩以景托情,在「千山」、「萬徑」、「寒江」的背景下,一位蓑笠翁獨自垂釣。嚴冬腊月,風雪交加,鳥已歸巢,人跡荒無。只見一個漁夫在江面上孤釣。無魚上鈎,老翁巍然不動繼續堅持,他就是柳宗元。
四、書法
書法有篆、隸、草、行、楷等五書。附上兩幅作品,一為楷書,一為草書。
楷書又分歐、顏、柳、趙等四體。所附的楷書作品以趙體為側重。「唐人尚法」,楷書重法度。此處「法」主要指筆法。
草書有「章草」和「今草」之分。今草又分為小草與狂草。所附的草書作品屬於「小草」。「晉人尚韻」。草書由漢、魏晉、唐、宋、至明清,不斷發展。其藝術核心是《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