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桐梁山的中美友情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桐梁山的中美友情

我弟朱先家讀此文有感,特於
中國潭城作楹聯一首如下:
上聯:桐梁流傳中美故事
下聯:歇馬歌頌世界和平

桐梁山位於湖南湘潭縣石鼓鎮西南邊陲,坐落在湘潭、湘鄉、雙峰三縣交界處蒼松翠竹的深山老林中。此處有人稱它「十四都」。 它遠離戰火,卻是躲兵的好地方。1941年抗日戰爭正酣,我們全家逃難到窮山僻壤、交通閉塞的桐梁山下歇馬村郭家灣居住。
母親羅文,自幼接受教會學校的英文教育,畢業於湘潭中學和長沙周南女中。她才識過人,1930年曾在湖南武術擂臺賽中獲女子組亞軍,並考取留美護士資格,因父母極力反對,未能成行,最終成為家庭主婦,鄉人皆稱她「柏濤四嬸」。
1944年春末的一天,張保長一行幾人匆忙趕來我家,急對母親說:「柏濤四嬸,快燒水、泡茶、殺豬、煮飯,美國客人就要到了!」話音未落,轎夫抬了一個美國飛行員和十幾個鄉民來到我家。隨同來的縣裡官員對母親說:「昨天省裡通知我們,一名美軍飛行員在桐梁山跳傘,不知生死如何?」並說:「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縣裡火速組織上百名村民通宵達旦搜山營救,村民打著火把,三人一 組、五人一隊進行嚴密的排查。個個累得汗流夾背,爬山搜救,又餓又累,火把映紅了整個桐梁山。直到天亮,才從遠處,發現一張巨大的降落傘和被困在樹上的飛行員。此時,眾人狂喜,立刻將他救下,用早以準備好的竹轎椅抬著他,換人不換轎連夜趕到你家。保長告訴我:你有文化,又開明,又大方,房子又大,又寬敞,你見過世面。沒打招呼就直接來你家裡了。飛行員餓了,我們餓得也都撐不住了!趕緊做飯吃!張保長插嘴說:「縣裡交代,一定要讓飛行員吃好,睡好,還要注意他的安全,你不要去問來由,要提防漢奸。」
母親笑著說:「有朋自遠方來,理應好好招待。」立即安排傭人泡茶、煮飯、殺豬、宰雞,彷彿在籌辦一場盛大的宴席。
母親見到飛行員後,用流利的英語問:「Are you hungry?」。他點頭說:「Yes。」
母親接著又問:「Do you want a shower?」。小夥子疲憊的臉上,露出了親切的微笑說:「Yes!」。母親立刻叫傭人帶他去洗澡。小夥子洗漱完畢,刮掉臉上的鬍子,白淨的皮膚,緋紅的面龐,顯得年輕帥氣。由於太累!太累!他躺在那竹椅上就酣然熟睡了。
歇馬這裡祖宗十三代,從來就沒有見過外國人。因此鄉親們裡三層外三層聞訊趕來看熱鬧,對這位三十多歲的金髮碧眼、身材高大的小夥子嘖嘖稱奇!也對母親和洋人用英語交流感到驚歎!在保長的再三勸促下,圍觀的人才慢慢離開。
母親知道美國人飲食習慣與中國不同,特意叮囑廚師:「美國人不吃辣椒,不吃雞和豬的內臟,要做最好的菜款待。」於是,糖醋排骨、紅燒肉、五園蒸雞、紅燒羊肉、冰糖湘蓮,冬粘紅米飯等湘菜佳餚紛紛上桌。

飛行員吃得滿面紅光,喃喃自語、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家鄉的小調,高興地將我三歲的弟弟高高舉起。他的歡樂感染了在座的眾人,個個拍手稱快!在戰亂饑荒的年代裡,鄉親們狼吞虎嚥飽食一頓後,個個精神喚發, 昨日的疲勞也煙消雲散。此時我六歲,目睹了這場景使我終身難忘!
飯後休息片刻,縣官和保長等人起身告辭說,要立即動身護送飛行員前往山棗搭車,去縣政府交差。在送別飛行員等人的路上,有人問母親:「美國在什麼地方?這美國人還會再去前線打仗嗎?今日這酒席誰出的錢?」。母親自信地說:「戰爭未結束,他必須要歸隊打仗。今天酒席,當然是我們朱家請客。美國人千里迢迢來華抗日,如今落難至此,我們怎能不盡地主之誼熱情招待?鄉親們勞累了一天一夜,又累又餓去營救美國飛行員,他們也在為抗日做貢獻,也理應熱情慰勞。軍民團結一心,一定能打敗日本鬼子!」
自中美建交後我才得知,當年鄉親去營救和母親去接待的那位飛行員,正是美國陳納德將軍麾下的「飛虎隊」員。他們飛越世界駝峰,支援中國抗日戰爭,為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國反法斯的戰爭立下偉大的戰功!由此,才能打敗日本狗強盜!由此,才能有和平繁榮昌盛的新世紀!
2024年,中國政府在徵集「中美友好合作故事」,勾起了我塵封的記憶。八十多年彈指一揮間,在上帝的恩賜下,實現了曾、祖、孫三代夢成真的意願,現我和女兒竟在美國定居。桐梁山是湘潭人民抗日的豐碑,我是歷史的見證人,能參加這次的徵集活動,真是三生有幸。我用事實說話,見證中美兩國人民共同抗日的豐功偉績!與此同時悼念我的母親——羅文老孺人!
銘記歷史,珍惜和平。願中美友誼長存,流芳百世,永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