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中老年群體多面觀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中老年群體多面觀

引言

青年、中年與老年的劃分本屬於模糊數學的範圍。究竟哪個年齡段算作中老年,帶有一定的隨意性,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認識作出判斷。本文暫定六十五歲以上為老年,五十歲至六十五歲為中年。作者認為,中年只是漫漫人生路途中一個較短的過渡階段。

近些年來,中老年群體在總體人數中所占比例正呈遞增趨勢,逐年上升。但是,中老年群體受到的社會關注度似乎並未有相應的提高,甚至受到諸多誤解。這些誤解一方面來自於陳舊的傳統觀念;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老年人是一個逐漸游離於社會生產力的群體,在社會話語方面屬於弱勢,他們不願意或不善於發聲表達自己;一個更主要的原因還在於作為社會決策主體並掌握社會話語權的中青年,對於中老年人的心態缺乏切身體驗。

最近頻頻報導並廣受網友爭議的所謂「大媽廣場舞」現象就是一例。縱觀一些年輕網友的評論,時下「大媽」一詞似乎已隱約含有貶意。而「醜陋」的大媽們居然還跳舞。但我卻認為「大媽廣場舞」恰恰反映出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的一種積極心態。他們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他們不甘心過著蜷縮、封閉、清靜、閑適的生活,而是希望有足夠的活動量和活動空間,緊張地工作、學習、運動、娛樂和交際,其心態與年輕人並無多大差別。實際上,國內在廣場上跳舞的何止是大媽,還有許多中老年男士,甚至年輕人也參與其中。據說國內廣場舞人數已超過一億,舞種多樣,除健身舞、交誼舞外,也不乏國標和拉丁,水平也有高有低。顯然,中國已堪稱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舞蹈大國。

就作者親眼所見,不但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就是在中小城鎮的空地、廣場或公園,每至夏日夜晚,也是東一片,西一片,衹見人頭攢動,樂聲陣陣,舞步輕疾,好不熱鬧!廣場舞偶爾也會出現擾民問題,但就作者所見,並不像媒體所報導的那樣嚴重。西方人多性喜靜而怕鬧,把人世間的許多聲音歸為噪音;國人既愛靜,也愛鬧,把天地間的千萬種聲息概稱為萬籟之音。籟,本意為古代的一種蕭,可見國人把「萬籟之音」統歸為樂音。中西對於聲響感覺之不同,或許也是一種中西文化差異吧。

中老年群體內部的個體多樣性

人們在剛出生時,個體之間差異很小,但隨著年齡的增大,出生時遺傳上的微小差異就會逐漸迅速增大,再加上後天環境和經歷的千差萬別,個體之間在心理活躍度、性格、健康、愛好、追求、觀念、知識和智力諸方面就會逐漸拉開距離。所以中老年群體內部的個體多樣性,遠遠超過其他各年齡段的人群。從近二十年出現的新學科分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的觀點來看,人生軌跡的變化,實際上類似於一個混沌過程。若以人剛一出生作為初始狀態,在初始時刻(t0 時刻)老天爺給了每個人外表看來幾乎相等的健康狀態(少數畸形兒除外),個體間之差別可以認為幾近於零。但是,就是這一點點幾近於零的初始差異,經過一生的貌似雜亂無章但卻可以進行分析的連續變動之後,到達老年階段(tn 時刻)時,當初微小的差異經過不斷放大,就會產生「差之毫釐繆以千里」的後果。所以,看待中老年群體,要從整體著眼,要防止因群體內部的某些個體差異而忽略或曲解了群體的主要特徵。

雖然中老年群體內部的個體差異很大,但並不是不能進行統計分析的。再以大媽廣場舞為例,儘管許多中老年人因身體或觀念等原因不能跳舞或不願跳舞,但上述大媽廣場舞人數畢竟超過了一億人,具有足夠的代表性。本文要討論的正是這些具有統計意義,但卻容易被社會忽視或誤解的當代大多數中老年人的某些共同心態。

中老年群體被社會忽略的某些心理特徵

一﹒中老年人的心理慣性

當第一次聽到青年人稱呼自己為「大爺」、「大媽」或「老先生」、「老太太」的 時候,不少中年人多半會感到驚慌和不快;即使是老年人也不願意別人這樣稱呼自己。他們並未意識到自己年老,亦不願別人以「老」相視。老而不服老,道理在於人的生理衰老與心理衰老並不是一回事。

人除了具有自然屬性外,還具有複雜的社會屬性,如理想、情感、意志、欲求等等。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些積極的心理因素對生理衰老的補償作用。實際上,儘管生理狀態在逐漸衰老,但心理活動乃至某些生理活動機能仍能保持很長一段時間不變。作者於三十年前即提出將心理衰老的這種滯後現象稱為「衰老過程中的心理慣性」。心理慣性的大小因人而異,有些人直至老死,仍保持著青年時期的心理狀態。

事實表明,中老年人在智力、熱情、進取心、冒險精神以及執著性等方面與青年人的差別並不那樣大。身心健康的中老年人,仍希望有足夠的活動量和活動空間,試看世界上一些大城市歷次冬泳表演賽中,中老年人始終是一支主力軍;而北京市歷次舉行的中老年人長跑賽,參加者動輒數以千人計;這些都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一些老年人在內心裏甚至比青年人更愛美,更想打扮呢!前述國內以中老年人為主力的廣場舞大軍竟超過一億人,更是中老年人不耐寂寞的一個有力的證明。

但是,由於社會對中老年人的內心世界缺乏瞭解,在種種偏見的長期作用下,中老年人的心理慣性因為受壓抑而發生變形。他們的一舉一動會變得十分拘謹而不自然,與年輕一代之間產生了隔閡感。想與青年一起聽課,又不好意思;想參加文體活動,又怕被別人譏笑為「老小孩」;想穿得漂亮一些,又怕別人指指點點,說長道短。

因此,喚起全社會對中老年人的理解和關注,破除傳統習俗和偏見,研究適合中老年人的更為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將成為今後若干年內社會學家和整個社會所面臨的重大課題。

二﹒誇張的自我評價方式

中老年人喜歡在年輕人跟前顯擺自己的本事。他們往往覺得自己勝過年輕人,強調自己有經驗,愛說的一句口頭禪是「過的橋也比你們這些年輕人走的路多」。如果你問一位體胖的老年人血壓、血脂狀況,一般都會回答說:「很好呀,別人有高血壓、高血脂,我可沒有。」即使健康有問題也不會告訴你。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老年人的不服老、不服輸心態。

三﹒興趣,欲求,進取,惜時,工作,學習,運動,娛樂和交際

中老年人的心態是年輕時心態的延續。相應於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健康從生理、心理、生殖、道德、社會五個方面所作的定義(作者數年前也設立了衡量健康的四桿標尺,待另文討論):生理標尺,心理標尺,智力標尺,性標尺。按照這四桿標尺,以上幾種心態,正可以看作衡量所有年齡段人群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這幾個指標,對於正確理解中老年人實具有特殊的積極意義。不承認中老年人普遍具有這幾種需求,就會對大多數中老年人產生誤解或偏見。

四﹒愛好出行,具有強烈的求動、求新、求變、求異心態

這裏「出行」一詞包含旅遊,但其涵義卻比旅遊要寬得多,可以定義為「一切體位的變換和身體的移行」。從出行中獲得愉快,不僅僅是青年人的專利,所有的人,從襁褓中的嬰兒直至龍鍾的老人,在出行時都會產生一種自然的愉悅情緒,尤以中老年人為甚。這是因為出行能滿足人們,特別是中老年人的以下四種心理需要。

第一﹒求動心理。一切生物都需要「動」,這是生命和生命力的最基本表現形式。

第二﹒求新心理。出行中人與周圍環境的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相當於每一瞬間置身於一個新的環境,從而產生新鮮感。中老年人多喜歡乘車乘船,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求變心理。中老年人日常生活比較刻板單調,而出行恰恰能改變人們平日刻板單調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山川景色和異鄉風物,均能觸發中老年人對遙遠往事的聯想和美好回憶。

第四﹒求異心理。人們在車、船等交通工具上失去了對自身運動狀態的主宰能力和預期能力,在開動的車、船上向窗外注視,對每一瞬間的變化都會產生一種突如其來的驚異喜悅感,這正是日常生活缺少變化的中老年人所需要的。

就筆者多年前在法國巴黎所見,每天的公共汽車上總有許多老頭、老太乘車,僅僅是為了兜風玩;北京市自實行老人免費乘車後,老頭、老太乘客猛增。以上的事實和分析,都說明瞭了中老年人喜歡動,喜歡出行,具有強烈的求動、求新、求變、求異心態,從而反駁了傳統觀念對於中老年人的種種誤解和偏見。

五﹒日益孤獨,具有強烈的趨光、趨聲、趨鬧、趨群心態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認為,老年人生活應該柔和平淡,遠離聲響;清靜無為,閑門幽居;含飴弄孫,養花種草。把能做到這些作為老年人的最高福分。但是,現代社會大多數老年人內心所想遠非如此。由於老年人正逐漸向另一個世界靠近,他們心裏明白他們將進入的是一個完全黑暗、一片死寂、空無一物、冰冷荒涼的世界。所以他們越老就越怕黑暗,越愛光亮,哪怕是強光;越老越怕寂靜,越愛聲響,哪怕是巨響;越老越怕落寞,越愛熱鬧,哪怕是喧鬧;越老越怕孤獨,越愛紮堆,哪怕是擁擠。越老越怕閑處,越愛活動,哪怕是瘋狂。至於知識分子,則更有自己的智力活動樂園,精神遊走天地。

老驥伏櫪,猶思千里,豈甘心於閉門幽居,無所事事,終老閑庭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