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也談名字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也談名字

最近,中國大陸進行第六次人口普查,從中發現了許多「今古奇觀」的怪名和諧音名字。此處,僅列舉諧音名字,以供讀者茶餘、餐後仰天捧腹。

范統(飯桶);范劍(犯賤);姬從良(妓從良);夏建仁(下賤人);朱逸群(豬一群);秦壽生(禽獸生);賴月京(來月經,還是男名);龐光(膀胱);杜其燕(肚臍眼);喬厚根(腳後跟);沈京兵(神經病);杜子騰(肚子疼);劉產(流產);史珍香(死真香)。

筆者認為,上述名字,從字面看,很得體,有的也不乏其雅,父母或祖輩為其取名,亦取其積極意義。如:夏建仁、龐光、杜子騰、杜其燕、沈京兵,朱逸群,史珍香等,只不過巧諧成趣,偶合而已。又如:秦壽生,有人責其父母太混;有人則認為非父母所為,可能是叛逆孩子反譏父母(改名所致);或同族長者洩憤而為;又或取該名者,根本沒考慮及「諧音」。總之,無論出之何因,看來為孩子取名,可真要多思深慮,謹而慎之。無論是依祖訓、宗祠排輩、時代背景、長者意願…但切勿忽略聲韻音諧,更莫給孩子帶來委屈和困擾,甚至被辱,被當作笑料,供人「噴飯」啊!

再說,文革時期,只要「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全國上下都得認真學習,以此武裝頭腦,聯繫實際,積極投入如火如荼的革命鬥爭。那時,誰敢說個「不」!就是這「號角」似的「社論」,也是出之「梁效」版本。何謂「梁效」?梁效者,兩校也,即清華、北大兩校的黨的喉舌(四人幫豢養的御用文人,組成的寫作班子)。記得,那時流行的順口溜︰「小報(省報,也可指文革中各地小至基層單位的戰鬥隊的小字報)抄大報(人民日報),大報抄『梁效』。」咳!真是一針見血的鮮活歷史見證!

讓我們再從中國文學史上的璀璨明珠 ——《紅樓夢》,來看曹公筆下的「諧音名字」,那真可謂淋漓盡致,鞭辟入裡。此處僅舉一、二,即可窺豹一斑。榮、寧二府中四位千金的芳名: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元迎探惜」乃「原應歎息」!不是嘛!豪華奢靡,雄弘壯觀的「紅樓」,美其大觀,哀其「原應嘆息」!

我們再從另一層面來看「紅樓」中的諧音名字:馮淵。他從人販手裏買得甄士隱的愛女,即在元宵觀燈會時丟失的小英蓮;後又被惡少薛蟠強搶橫奪的香菱,寶釵的貼身丫鬟。

儘管馮淵的家奴多處奔走求告,忠僕救主之力,怎抵得上有錢、有勢又有權的皇親國戚的薛蟠之威!屈死的馮淵,不正是「逢冤」嗎!

諧音名字,實令人讚嘆不已,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