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人體下水道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人體下水道

人體的結構,上下都有口。上面的口是嘴巴,也就是進口,負責吃。下面的口是肛門和尿道口,也就是出口,負責排泄。上下兩個口都重要,但是很多人只注意到「吃」的重要性。如果能吃得營養、吃得均衡倒還不錯,可是有些人是為「吃」而活,縱情享受美食,也就聽而不聞「病從口入」的警語了。更有一些人因為身體狀況必須有食物禁忌,常會聽到他們抱怨說: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如何吃出健康」是很重要的課題,也是一門大學問;但人體的下水道「排泄」,也是一項不可忽略的課題。沒有健康的排泄,只注重吃,身體是健康不起來的。

現在讓我們來談一談下水道排泄的問題:

~排便~

有入就有出,只入不出毛病多。肚子裡毒素不排出則積久成病,不可忽略排便的重要性。

外觀

每個人都可從自己的排便顏色、氣味與形狀,來檢查自己的健康狀況。如何判斷大便的正常與否?茲簡述於下:

(1)健康的大便:色澤呈褐黃色或土黃色,且組織緊密,沒有惡臭。形狀似香蕉或油條,直徑約 2.5 至 3 公分。排出痛快俐落,肛門不痛不癢,肚子輕鬆舒適。

(2)不健康的大便:色澤呈灰暗色或醬色,甚至帶血。形狀如果似牛大便(軟泥狀),可能是脾虛;如果似羊大便(小顆粒狀),可能是腸熱;紅色硬便,可能是痔瘡或直腸癌;黑色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灰白色可能是肝膽功能異常;其他如有異臭,或不臭但有熱辣感,都不是正常的現象。

宿便

何謂宿便?簡單的說就是未排泄完全的大便殘留在腸壁上,因貼附在腸壁的皺摺處,而不易被排出。人的小腸拉直約有 6 到 7 公尺,但在蠕動以促進消化吸收時,腸子會縮成原來的 1/3 左右,變成僅 2 到 3 公尺長,因此產生很多皺摺。而小腸的表面又有很多絨毛,像吸盤一般,用來黏附被胃磨碎的食物,食物中的醣類、脂肪、蛋白質等,可以經由接觸而被吸收。沒有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就有可能沉積在腸壁,時間長了就會腐敗,產生不好的物質,不利健康。防治之道,就是要經常清除堆積在腸壁上的陳年廢物,保持腸壁的潔淨,以達到保健的目的。

便秘

便秘通常是由大腸機能衰退而引起。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由小腸吸收養分,再經大腸吸收水分,剩下的殘渣逐漸經過 S 形結腸,再被推送到直腸,直腸知覺神經會刺激脊髓傳到大腦,此時肛門括約肌就反射性放鬆而引起便意,將成形的大便排出體外。如果知覺神經遲鈍,括約肌不會放鬆,就會發生便秘的現象。

古書上提到便秘有很多種類,如:氣秘、熱秘、寒秘、虛秘、濕秘等。

(1)氣秘:大便乾結,常有打嗝現象,肋腹悶脹,感到一肚子的大便,可是排不出來。可用食物幫忙改善,如決明子、酸橘子、白蘿蔔葉等。

(2)熱秘:大便乾結,口臭,小便短熱、尿濃而量少。食物方面宜清熱潤腸,如芹菜、空心菜、椪柑、蘿蔔葉、蜂蜜等。

(3)寒秘:大便乾或不乾,但排出困難,小便滴滴答答,怕冷,腹部可能有隱痛現象。食物方面宜生薑、紅砂糖、核桃仁等。

(4)虛秘:有便意但無力排出,舌苔呈白色,脈薄弱。食物方面宜常食海帶、海藻、桑椹等。

(5)濕秘:全身痠痛,食慾不振,腿腳易抽筋。食物方面有薏仁、紅豆。

以上種種僅是些淺顯的基本常識,雖有保健上的幫助,但如症狀嚴重或經久不癒,就必須立刻求教於專業醫師,以醫學治療來根本解決病痛之苦。

對排便有幫助的飲食

經常保有健康的大便就不容易感冒,不容易染患與腸道有關的癌症,也不容易有其他的腸病變,例如大腸息肉等。幫助排大便的蔬菜種類繁多,茲舉數種常見的以供參考:冬莧菜、蘿蔔葉、韭菜、地瓜葉、芹菜、綠豆芽、玉米、空心菜、花椰菜、蕃茄等,這些都是高纖維食蔬,有助排便。

正常排便的重要性

便秘是健康的大敵,絕不能養成習慣。若有習慣性的便秘,常常沒有便意,更有甚者肚子也沒有脹的感覺,這時就要提高警覺。

「拉」比「吃」重要,愛美、重視健康的人,千萬不要忽略了正常排便的重要性。三天不吃飯,只要有水分的補充,對身體的傷害還不算大;三天不「拉」,雖然可能沒有不適的感覺,但對健康的影響,可能比三天不吃飯還嚴重。大便在肚子裡停留的時間越久,排出來的時候就越臭,試著想像一下,這麼臭的東西留在肚子裡,能不影響健康嗎?

有人喜歡用甘油球通便,這不是好辦法。應該要找出便秘的原因,有可能是消化機能退化,或是纖維素的攝取不足,或是肛門緊縮。在一般的情況,每人每天應該攝取約 17 到 20 公克的纖維,有便秘習慣者要更多。富含纖維質的食物如玉米等,常被稱為是「腸道的刷把」,就是因為它們可以把腸中的宿便清乾淨。可是一般人常認為它們不易消化,因為有時會在大便中看到未消化的玉米粒。如果有這種情形,不要過分擔心,只要糞便中沒有過多的玉米存在,少許未消化的玉米或其他纖維質,並非不正常。

禁食清腸法

這是我自己的經驗,通常是禁食 24 到 36 小時,在這段期間只喝溫開水。可以每兩、三個月來一次禁食。詳細的做法如下:找一個健康情形很好的時候,禁食的前一日吃輕瀉藥一、二粒,用來清洗腸胃,大約瀉肚子三、四次,直到瀉乾淨為止;禁食期間只準備溫開水,有微餓感就喝水,水會有飽感,小便在此期間會多些,水可以多喝不怕小便多。同時找些喜歡閱讀的小說和雜誌,不要去想「吃」的念頭,肚子空空的,享受一下近乎冬眠或老僧入定的舒服感;在家人用餐時,最好避開,以免受飯香的誘惑,可以去公園散步、去庭院蒔花。找些事情做免得心理想著「吃」;下午睡個午覺,補充一下體力,也讓時間過得快些;等禁食結束後,先慢慢的少量的吃些食物,再酌量增加,切忌狼吞虎嚥。一、二日內應不會有大便,兩日後會恢復正常,全身輕鬆愉快,好似脫胎換骨一般。

揉肚子幫助排便法

每天早晨自然醒後,下床小便清空肚子,再平躺回床上,用雙手配合,在腹部先順時鐘方向揉一百下,再逆時鐘方向揉一百下,接著捏肚皮二十下。這樣不止能幫助排便,也可減除肥厚的腹部。如再喝一杯淡檸檬汁,效果更好。

~小便~

人到了中年,腎臟和膀胱的功能多少會減弱。泌尿科醫生建議,上了年紀的銀髮族不要憋尿,每隔二、三小時,不論有沒有尿意,都要排尿一次,避免尿漲及感染。如果去逛街購物等,臨出門前先去廁所小解一下,可以減少憋尿的狀況。

健康的尿液

尿色淺黃或接近無色,透明不混濁,僅有少許尿騷味,排出順暢,沒有太多泡沫形成,也沒有泡沫久久不消失的現象。最好養成小解後回頭看看自己尿液的習慣,如果顏色太黃了,就是補充水分的時候,趕快喝杯水吧。如果排尿不良,常會影響情緒和睡眠。

尿失禁

尿失禁也就是不自覺的漏尿,大致分成下列數種。

(1)急性尿失禁:通常是來不及脫褲子就漏尿出來。

(2)無力性尿失禁:在咳嗽、跳繩、或抬重物時,腹肌一用力就漏尿出來。

(3)滿溢性尿失禁:在膀胱儲存的尿液太多時,膀胱口的肌肉無法緊閉,尿液就順著尿道慢慢滲出來。有糖尿病或中風的病人,就很容易有此現象。

(4)全漏性尿失禁:整天尿個不停,常發生在尿瘺管或尿路組織嚴重受損的病人。

女性容易尿失禁,因為女性尿道較短,細菌容易侵入。其他引起尿失禁的因素還有很多,例如:更年期以後尿道及陰道組織萎縮;或由於骨盆腔的手術,對膀胱尿道組織造成直接、間接的傷害;或是單純的年齡老化,腎臟膀胱的功能減弱等。可以經常練習收尿(縮緊尿道口)和提肛的動作(類似電梯下降時的感覺),加強尿道口附近肌肉的收縮機能。無論坐車或等人時,隨時可做,好處是別人還看不出來你在做運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