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呂鐘揚先生書法展觀後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呂鐘揚先生書法展觀後

呂鐘揚先生書法展觀後

有幸觀賞八、九月間,在聖荷西石氏基金會呂鐘揚先生的書法展出,件件作品意境幽深,筆觸靈動,格調高遠,實屬一場引人入勝的書法展。筆者三度入場瀏覽,卻仍感意猶未盡。

當今海內外堪稱「書法家」者不乏其人,而如呂鐘揚之出類拔萃的佼佼者恐怕稀罕少有。

呂鐘揚先生隸書作品

呂鐘揚先生隸書作品

略窺這次精彩展出,概括可歸結數點特色:

一﹒篆、隸、楷、行、草諸體全備。若非經年累月浸淫勤習,絕對無法達到數體兼通的深厚功力。

二﹒書寫技巧變化多端:時而中鋒行筆,忽而側鋒;有時緩滯遲行,有時疾速快走,在提按中控筆畫粗細,隨心所欲。

行草書《金谷園》

行草書《金谷園》

三﹒筆勢富於韻律節奏:如庖丁解牛之「道進於技」,每個字各有其勢,如立、如行、若舞,筆墨使轉點畫,構形分佈,妙趣天成,而作書者卻在揮毫中恢恢然「遊刃有餘」,令欣賞者也心動不已。

四﹒楷、行、草的點畫與使轉相調相濟,以致字的外表形質美與隱含的內在情性美適度相映呈現。此乃上乘的書法作品,讓人看了不會覺得膩俗無趣的道理。

五﹒作品的書法藝術與文字內涵相互呼應:不管是一首詩詞、一段文章、一句雋語格言或是作書者自創的文辭,文字的深情奧義,被善書者同時適度表現出來。譬如所寫的一幅杜牧《金谷園》詩的行草書,讓人欣賞之餘,心情也隨之墜入哀悼傷懷的情境中。

六﹒寫隸書展現多種風格:有穩健莊重的,也有飄逸灑脫的,還有些作品的筆觸似乎故意弱化了隸書的雁尾濃重出鋒處,看來格外清新脫俗,別具創意。

七﹒從用筆、造形、識勢三方面鑒賞其功力,皆已爐火純青。正如唐代名書論家張懷瓘所說:「夫書,第一用筆,第二識勢,第三裹束。三者兼備,然後為書。」尤其筆勢之活用妙到,也合張懷瓘所說的「……必先識勢,乃可加功。」

學書法只顧盲目下功夫而不懂筆勢的精思熟練,則「池水盡墨」也是枉然無功的。

日前與鐘揚先生閒談中,提起一段他寫字的經歷。他出示右手,讓我看看他扭曲變形的中、食指。他說:這是他上中學時,也就是當時政府艱苦抗戰期間,根本無法供應課本,校方便指定他刻寫鋼板,油印教材給眾多學生學習之用。而他在不斷認真刻寫蠟紙下,手指隨寫變了形,卻幫他練就了一手好字。這番苦寫鍛鍊配合勤習毛筆字,大大助益了他書法技藝的精進。

這位自號「筆鄉翁」,又號「西吳遊子」的八十九高齡古稀老人,自幼啟蒙上學便開始學寫毛筆,積八十來年歷鍊,書法的功力迄今,造就成為「一代書家」。他的書跡出入於「書法」、「書道」之間,遊藝於「有法」、「無法」的境界。

欣賞品味這次的展出,油然想起孫過庭《書譜》中所謂的「人書俱老」四個字,加諸於鐘揚先生真是恰如其分。

孫過庭的「人書俱老」,乃指書法技巧,先從平正中臨摹開始,寧拙勿巧,精思勤練,自變化中探索險絕難行的關鍵,領悟出書法之要道,再回到一種渾成的平正秀麗。其完美的造詣,通過長期努力操練,技巧老練了,寫出的字也近乎完美了。

學書法的過程與其說艱苦辛勞,不如說是從進步中獲取成就感的一種喜樂。天下沒有不勞而獲之理。鐘揚先生的成就,正是我輩學習書法者的借鏡。

回頭再來談談這次書法展的作品。一幅《短歌行》行草書活將作者曹操的文采性情躍然紙上,點畫使轉暢行自在,妙趣橫生。「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霞,去日苦多……」字與詩各炫其美,卻在美中化為一體。雙美當前,引人感慨系之,自自然興起一種懷疑,那《三國演義》中所描述的曹操真是一個人格不堪的梟雄嗎?

行草書《短歌行》

行草書《短歌行》

再看《仁者壽》這一幅具備象形美的古篆字,洋溢著敦仁祥和、溫文儒雅、謙謙君子的氣質,似乎就是書法家自身寫照之一斑。

孔子曰:「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此語人人熟悉,而「仁者壽」三個字從中抽出,仁者必然就是智者。

古篆字《仁者壽》

古篆字《仁者壽》

人活在天地之間,動靜剛柔,正反中和,不亦君子乎?那麼書法藝術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將這幅作品懸掛牆上,見字有墨趣,讀內容有哲理,思之賞之不亦悅乎?

常聽人說,練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鐘揚先生的家庭美滿和睦,高齡年邁九十,也是一個活的見證。妻子、女兒出於真愛的細心照顧,是眾親友有目共睹的。據鐘揚先生的夫人說法,其實他本人對待妻子、兒女的愛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又加不斷的書寫毛筆字,等於身體也得到了適當的運動,故得長壽乃理所當然了。

這次展出的豐盛作品,不僅令人視覺享受美感,而字裡行間表達的中華人文精神更使人心靈得到撫慰。

學習書法可提高精神境界,陶冶人品氣質以及審美的鑑賞力。從呂鐘揚先生學習書法的學生,受益頗眾。我們期盼明年在他九十歲時,石氏基金會再來辦一次「呂鐘揚先生師生作品書法展」的盛舉,想必意義重大,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