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您知道「一剎那」有多長?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您知道「一剎那」有多長?

「一剎那情意相牽,一瞬間煙消雲散。
一彈指魂歸故里,一眨眼無悔無怨。」

您注意到了嗎?這首打油詩,可是用了不同的時間量詞。

回憶起我在江蘇阜甯縣上小學時,語文老師要我們寫文章或日記。當時實在沒有什麼生活體驗,寫不出啥東西來。但又非得要交稿,否則老師要用戒尺打手心。同學們和我都是你抄我、我抄你,文章開頭千篇一律的寫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又過去了…光陰有如白駒過隙…。

至今,還沒有人準確地測定過射箭、穿梭和白馬過隙的速度。現在,大概都用上形容時間短暫的幾個小單位:一剎那、一瞬間、一彈指、一眨眼…來形容。那麼,它們到底指多長時間?相互之間是否有些差別?猛一聽,這四個用詞差不多,其實它們之間可有著較大的區別呢!

讓我們來計算一下。

根據古代梵典《僧只律》記載:「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預,二十羅預為一須臾,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據此可以推算: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有四百八十萬個「剎那」,二十四萬個「瞬間」,一點二萬個彈指,三十個須臾。一晝夜有 1,440 分,相當於 86,400 秒。那麼,一「須臾」等於 48 分鐘,一「彈指」為 7.2 秒,一「瞬間」為 0.36 秒,那我們常用的「一剎那」就應該是 0.018 秒。

現再歸納如下:

一「須臾」= 2,880 秒(48 分鐘,略大於三刻鐘);

一「彈指」= 7.20 秒;

一「瞬間」= 0.36 秒;

一「剎那」= 一「念」之間=0.018 秒。

看來,今後在寫文章時,對於表達恰切的時間概念,對上述時間用詞,還應斟酌選用啊!

據《中庸》中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好比空氣,須臾不可離。那麼,一須臾就是 48 分鐘。可是,現代醫學證明:人缺氧,不能超過 5 分鐘。否則,大腦將產生缺氧壞死,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害。看來,局限於當時的條件,古人的醫學基礎不怎麼樣,沒料到人腦的特殊性。

那麼,「一彈指」又是多長時間?毛澤東的詩詞中有「彈指一揮間」的詩句,於是有人望文生義,以為「彈指」就是用手指輕輕一彈。其實「彈指」並非指真的用手指「彈」。「彈指」、「剎那」,都來自印度的梵語,是佛教中計量時間的量詞,均表示時間非常短暫的意思。據上計算,一彈指應該相當於 400 個剎那,也就是 7.2 秒。

那麼,一「瞬間」呢?如上計算,應是 0.36 秒。也就是 360 毫秒。八十年代我和同事們利用微機軟體,專門計算過人的視覺、聽覺反應速度,即看到或聽到某一信號,立即做出反應(如扣指,或敲擊鍵盤)所需的時間。正常年輕人的最快反應速度是 200 毫秒,慢則 250 毫秒。而老年人,可長達 500–600 毫秒。由此,用 360 毫秒來大概平均估計這「一瞬間」,也差不多是這個中值。最近,我在蘋果公司出的 iPad 2 上,下載了一個應用軟體…測定人的反應速度,其原理和我們過去的研究專案相同。當你在螢幕上看到一盞燈亮的時候,即刻用手指點擊,從而得出你的反應速度。我的反應速度大概維持在 300–360 毫秒。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試。這個可以大致判斷你的腦功能如何。

如果說,你在一「剎那」之間,做了錯誤決定,你這一「念」之差,有可能鑄成大錯,那麼,你所用的時間就是 0.018 秒,不過是 18 毫秒,忒短啊!。看來得向大家提個醒,我們今後要做出重大決策時,可別那麼匆忙。古語說「三思而後行」,確有其道理。當然,如果您機智果斷,臨危不懼,僅用 18 毫秒作出個正確決定,力挽狂瀾,哪倒是一件好事,另當別論。

您還記得春節聯歡時,小瀋陽有句臺詞,大家可能還記憶猶新:「人眼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人眼一閉不睜,一輩子過去了。啊哈!」

那麼,人眼一閉一睜,這一眨眼有多長時間呢,據估計,為 0.6 秒,大概是一「瞬間」的兩倍。人的睜眼、閉眼動作,靠的是眼眶周圍的眼輪匝肌和提上瞼肌,它們由面神經支配。無怪乎一側面神經麻痹的患者,一邊眼睛閉不緊呢。

人眼看到的閃電,似乎也像是一「剎那」。那麼它出現的時間是多久?有人估計是 300 微秒,等於 0.3 毫秒,等於 0.0003 秒。比一「剎那」18 毫秒還要少一個數量級, 端的是急如閃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