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我的家鄉:桂林山水甲天下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我的家鄉:桂林山水甲天下
灕江風光

我的家鄉:桂林山水甲天下

獨秀峰,坐落在王城廣西師範大學內。家父曾供職於廣西師範大學,我家住在附近。小時我經常登獨秀峰遠眺。

我出生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並且前後在那裏住了近二十年。但是,正如蘇東坡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並不覺得桂林山水有什麼特別的魅力。第一次到杭州,遊覽了西湖,觀賞了西湖十景,反而覺得西湖風景比桂林美許多。我把我的這些感受告訴父親,父親笑我不懂得審美,他說,西湖風景全是人工雕琢而成,匠氣十足,而桂林山水則是大自然的產物,處處都是鬼斧神工,兩者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當時年輕、閱歷少和見識淺薄,對父親的話似懂非懂。

前兩年回桂林給父母掃墓,故地重遊了一番。回憶起父親半個多世紀前說的話,似乎有了許多新的感受。

人們都說,桂林山水其所以甲天下,主要在於它的山、水、洞、石。我認為說得十分在理和在行。


象鼻山

花橋 – 妻子家就在附近。七十年代妻子家一帶改建為博物館。

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獨秀峰傲然屹立於明朝靖江王府的王城之中,秀於其他諸山,故名「獨秀」。我的家就在獨秀峰附近,小時候經常登上山頂遠眺,桂林景色幾乎盡收眼底。象鼻山一半在灕江江邊,一半在灕江江中,酷似大象以鼻飲水。我曾同昔日的女友,即今日的妻子多次攜手登山遊玩。老人山狀如老人之頭。上初中後讀了幾本高爾基的作品,看過高爾基的頭像,同學都說老人山的頭很像高爾基的頭,我們便戲稱之為「高爾基山」。伏波山與穿山隔著灕江南北相望。傳說漢朝伏波將軍馬援征伐越南的時候曾路過桂林,站在北面的山上向越南方向射出一箭,把南面的山射穿一個大洞。北面的山就叫伏波山,南面的山叫穿山。我就讀的國立漢民中學,就坐落在穿山腳下。現在闢為「穿山公園」。漢民中學遺址已經蕩然無存、無影無蹤。酒壺山狀似酒壺,聽妻子講,該山原是他們家的祖產。她的一位先祖喜歡喝酒,自號「酒鳴先生」,曾護衛明朝靖江王到桂林,靖江王就把酒壺山封給他。先祖去世後安葬於該山的後面。政權更替後,該山收歸國有,因為從另一角度看很像駱駝,更名為駱駝山,闢為「駱駝山風景區」。其後,他們一家去給祖先掃墓,也得先買門票才能入內。一九九八年七月二日克林頓總統夫婦訪問桂林的時候,曾在駱駝山廣場發表演說。去年大兒媳帶著兩個孫子到桂林旅遊,特專程造訪駱駝山風景區。


穿山 – 我就讀的桂林國立漢民中學及其附屬小學坐落在此山腳下。

駱駝山,原名酒壺山,原為妻子家祖產,政權更替後改名駱駝山並收歸國有。美國總統柯林頓訪問桂林時,曾在此發表演說。

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從象鼻山乘船沿灕江南下至陽朔,兩岸群山連連,風景目不暇接、美不勝收。特別是興坪附近書童山一帶,據說大畫家徐悲鴻的名畫「煙雨灕江」就取材於此。當船行經九馬畫山時,遊客都愛以點數峭壁上的馬匹畫像有多少取樂。據導遊說那裏共有九匹奔馳的馬,但我如同許多遊客一樣,數來數去,最多只能數出七、八匹。

到陽朔後的當天晚上,在江邊觀看張藝謀編導的「印象劉三姐」。該片以桂林陽朔間的書童山前後兩公里水域為舞臺,以十二座山峰及天空為背景,以現代高科學技術為手段,融合劉三姐的山歌、廣西的民族風情與桂林山水等諸多元素表演,令觀眾如癡如醉。

疊彩山,又名風洞山,山腳有一洞叫木龍洞,洞的下面就是灕江,我小時候經常在這裏游泳。

桂林很多山都有洞,洞幽景奇,洞中的怪石,鬼斧神工,千奇百怪,琳琅滿目。最為著名的是七星岩洞。它由四十五個不同的洞連成,主洞長達八百一十四米,貫穿著八大「廳堂」,五個出口。全部洞穴長達三公里,分為三層,最下一層為腳洞;中層大洞「廳堂」高二十七米,寬四十八米,由二層腳洞崩陷合成。中心部分較低,即所謂「大教場」,為古地下湖所在。落水洞分別被命名為「無底深潭」、「癩子潭」、「雙獅守龍潭」等。

2009 年,桂林灕江風景區以八十三公里岩溶水景入選世界最大的岩溶山水風景區,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世界之最。

旅遊除觀賞風景之外,還應品嘗具有當地特色的食品。桂林最具特色的食品莫過於「桂林米粉」了。

「桂林米粉」相傳始於秦朝,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地道的「桂林米粉」以「冒熱」的最為可口。所謂「冒熱」,就是用細竹子絲編成的撈勺裝著米粉放到滾水中泡幾秒鐘,倒入碗裏,而後加入些特製的鹵水、鍋燒(以鹵牛肉製作的最好)、脆皮(用豬頭皮炸成的最好,製作方法類似做扣肉的前半過程)、油炸黃豆、拍碎的蒜頭、芫蕦和剁碎的紅辣椒而成。「桂林米粉」的特點是香、鹹、滑、爽、脆,令人回味無窮。

蘆笛岩

「桂林米粉」的可口好吃,據說與灕江的水質有密切關係,即使毗鄰的柳州或南寧,用同樣的方法做出的米粉就不如桂林的可口。但關鍵在於鹵水。鹵水在起鹵鍋後加入二、三十種天然植物反覆熬煮而成。據說製作鹵水的秘方各家不盡相同,而且一向是「傳子不傳女」,因而它無法形成規模生產,以及以連鎖店的方式推廣到世界各地。

桂林還有一種米粉叫「馬肉米粉」,另是一番風味。盛米粉的碗就十分別緻,比醬油碟大一點,一碗只有兩三根米粉和一兩片馬肉。「馬肉米粉」一般在黃昏以後才上市,桂林人常用它做「消夜」,一個人大概得吃一、二十碗到二、三十碗才行。顧客吃後離店時,常常是滿桌一疊疊的空碗。走遍全國以及港、澳、臺,我從沒見過如此吃米粉的。

小時候在桂林吃米粉,很少到米粉店,大都叫挑著「米粉擔」走街串巷的「下」兩碗送到家裏吃。人們都說挑擔賣的米粉比店裏的更好吃。記得比我大十幾二十歲的周家表哥就是挑著「米粉擔」走街串巷賣米粉的,後來賺了些錢才在東鎮路口開了家米粉店。他「下」的米粉特別好吃,遺憾的是他的幾個兒子都沒有子承父業,一個做了中學教師,一個進了石油公司。他們家製作鹵水的秘方看來已經失傳。要不然,動員他們到美國來開間米粉店,那可是真正正宗的「桂林米粉」了。

十分遺憾的是此次回桂林沒有吃到「馬肉米粉」,「冒熱」米粉的味道也似乎不如過去的正宗。

月牙山月牙樓的「尼姑素麵」也很有名。相傳這種素麵為月牙山尼姑庵首創,其後流傳到民間。其精華是湯,尼姑素麵的湯呈金黃色,味鮮而甜,清香四溢。麵條用清水煮熟後裝進碗中,再將湯放入,鮮香爽口,實在是健康而有營養的美食。

此外桂林的水糍粑、黃燜雞、紅辣椒酸豆角炒乾魚仔以及豆腐乳、三花酒也很有名。

我的家鄉桂林不僅山水甲天下,而且有很多極具特色的小吃,建議大家不妨到桂林看看、吃吃、玩玩,檢驗一下我說的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