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戰前民間對硬幣的使用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戰前民間對硬幣的使用

中華民國在對日抗戰之前,尚以硬幣為通貨,銀元之外,另有銅元(一般稱之為銅板,供應普羅大眾廣泛使用,其形狀大小一如銀元,也有輕薄小型輔幣)。當時幣值穩定,一銀元可購五十斤豬肉,「一文」銅板可買一個饅頭。「文」是當時一種幣值,有成語「身無分文」和「一文不值」可供參照。

當時服裝口袋小,銅板重,多了攜帶不便,於是有一種「板袋」應運而生。它是用帆布製成,比現在旅行用的腰袋長,兩端有帶子可以纏在腰上,有外衣遮掩,無虞露帛,隨時可用可存。「腰纏萬貫」的成語就是因此而來。「貫」是古代的一種幣值。

如果銅板更多,則放在「錢盤」上。「錢盤」略似搓衣板,但刻成弧形。一盤不夠,再加一盤,可以向上堆放若干盤,為富戶及商家所用。

所謂「商家」,在當時農業社會裡,常見的只有雜貨店,供應柴、米、油、鹽、糖果、點心,用「錢筒」和「錢樻」收集售貨銅板。錢筒是一根大而長的竹筒,貫通內心,收到的銅板可以順手丟進去。錢樻則是上層排列直條木,隔成缺口,銅板丟進去自然滑落樻底。

當時物價穩定,民風淳厚,鄰里雞犬相聞,大多相識,感於現金交易不便,衍變出記賬代之,以「帳摺」為憑據。帳摺市上有賣,大小略如眼鏡盒,外面是封套,寫上客戶姓名,內紙則層層摺疊,由商家逐次記下交易金額,交客戶收存,當然會留有存據。帳不會月結,而是三節結。我家的欠帳更是到除夕夜才結。

一年三節收賬是商家大事,到四鄉收到銅板多多,不是幾個板袋可以裝得了,得要使用「錢袋」。「錢袋」也是帆布所製,兩頭縫上口袋,對向中間開口,中間留適當寬度可將錢袋撘在肩上,所以又叫錢撘子。

城鄉村鎮都有飯店提供食宿,對常客也記賬優待。先父當年因公常去縣城辦事,帶有跟隨,一趟得步行一至二天才能到達,且有盤桓,那能帶許多硬幣,也是飯店來人背著錢袋收錢。

時移境遷,往昔盛行的硬幣已成天寶遺事、明日黃花,想不到竟翻身一躍成為古董蒐集對象。民國五十五年我與役馬祖,就有同仁樂此不疲。公餘之暇,翻山越嶺走遍山村,更遠征離島,頗有斬獲。類此事例不少,口耳相傳,馬祖成了硬幣之鄉,小有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