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晚年有幸趕上電腦時代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晚年有幸趕上電腦時代

筆者搞了一輩子俄國文學翻譯工作,一本書譯完了,就要發給出版社。都知道,過去給出版社發稿規定要用有格稿紙書寫,稿紙每頁一般為四百字。就是說,一本二十萬字的書稿得抄五百頁,夠辛苦的。

上世紀八十年代,電腦進入家庭。筆者趕時髦也買了一台,不為別的,就為打字。用電腦列印書稿既清楚又快捷,郵寄也方便。到九十年代,又發明了光碟,發稿就更省事了:1993 年湖南文藝出版社約我重譯托爾斯泰的巨著《安娜卡列尼娜》,上、下兩部共七十五萬字,一張小小的光碟就裝下了,而且印出的書籍錯別字極少,因為是我自己列印的。今天發稿就更方便了,連郵寄都省了,無論是發書稿還是給報刊寫文章,寫好存在文檔裏,發稿時用滑鼠一點就行了,而且幾分鐘就有回覆:「大作收到,謝謝!」

電腦還兼具圖書館之功能。筆者退休後來美定居時有一大遺憾,就是家裏的藏書帶不來,特別是辭海、詞源、百科全書等各種工具書帶不來,查閱資料很不方便。隨著光碟的應用,這個問題很快就解決了,現在不僅辭海、詞源,甚至《大英百科全書》等各種工具書都有光碟,連古今中外各種經典名著也有光碟。筆者手邊就有一張「中國古典名著百部」光碟,把西遊、水滸、三國、紅樓、西廂、聊齋、四書、五經、漢書、史記等全收進去了,我看不亞於大陸一般中小學圖書館的藏書!

何止是圖書館,電腦透過網路還是「萬事通」呢!譬如有次我寫一篇反戰文章時想引用兩句古詩:「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裏人」,卻忘了出處。上網一查,原來出自晚唐詩人陳陶的《隴西行》。只要是名詩,甚至只記得半句也可以從網上查到全詩和出處。這個「萬事通」有時能「通」到不可想像的程度。去年我同老伴準備去大陸探望她姐姐,想在她姐姐家附近酒店預訂一個房間,卻又不願麻煩年事已高的姐姐代訂。我便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一網站的搜索欄裏用中文打上「成都北較場西路周邊酒店」幾個字,沒想到立刻就在姐姐家附近找到好幾家酒店,並附有詳細地址和電話號碼,簡直神了!

電腦不僅是「萬事通」,還是「活地圖」。想找什麼地方,只需輸入地名,電腦螢幕上立刻就顯示出這個地方的地圖。如果想去這個地方,只需用滑鼠點擊「路線」,馬上就會告訴你開車怎麼走,乘公車又怎麼走;甚至會告訴你,如果乘公車需乘幾路車,途經幾個站,共需多少時間等等。這不是「活地圖」是什麼!

對我們這些老年人來說,電腦還有一種更重要的功能,那就是讓我們的晚年過得更加愉快和有意義。

只要身體和經濟條件許可,老人們都願到各處去遊山玩水。旅遊回來,多把在各地照的相片儲存在電腦裏。不知是哪位老兄開的頭,把這些照片加以整理,編製成幻燈片,並配上音樂,加個標題,什麼「黃石公園遊記」、「神奇的九寨溝」等等,通過電子郵件分發給朋友們欣賞。大家覺得很有意思,便紛紛效法。於是,各種各樣的幻燈片便在朋友們當中傳開了,而且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幻燈片的題材除了旅遊風光,還有動物寫真,名畫欣賞,用老照片編製的文革憶舊等等。筆者的這種朋友就有十幾個,現在每天吃過晚飯後,同老伴併坐在電腦前收發和欣賞這類幻燈片已是我們的功課,也是一種樂趣!

電腦與網路的功能真是不勝枚舉,對我們這些童年時把電燈、電話都視為稀罕物的老人來說,能在晚年趕上電腦時代確實是幸福的。可是,可是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誰知道後電腦時代又是什麼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