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浪漫主義的自由思想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浪漫主義的自由思想
梅杜薩之筏

浪漫主義的自由思想

欣賞浪漫主義(Romanticism)的繪畫,首先要把浪漫一詞從腦海中摒除。

從工業界提早退休後,我便到社區附近的西谷學院修習藝術史,不為別的,只為滿足對西方藝術的一股好奇心。

文藝復興之後,西方藝術好不容易恢復的古意,經過巴洛克與洛可可時期,又走向金碧輝煌奢華無度。於是,人心又開始思古。到了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思潮像野火般,很快燒遍了整個歐洲大陸。受這個運動的影響,緊接著發展出了兩個藝術流派:新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派。新古典主義派,顧名思義就是走回古典但隨時代的進步而加入新的元素。那麼浪漫主義派呢?是如何的浪漫法?

浪漫又稱羅曼蒂克(Romantic),字源是羅馬(Roman)。顧名思義,浪漫應該是很羅馬的。文藝復興的思潮是要復興羅馬時代的古典文化,經過此一運動,歐洲在文學、藝術、建築與科學等各方面都往前跨出了一大步,也直接的影響了後來的啟蒙運動。又因文藝復興及啟蒙運動對科學精神的重視,而催生了後來的工業革命,更將歐洲帶向前所未有的繁榮進步,把地球上其它各大洲的工業技術遠遠地拋在了後頭。羅馬共和國到羅馬帝國將近一千年的輝煌歷史,讓歐洲人念念不忘,似乎只要對社會制度有什麼不滿,就開始緬懷羅馬時代的種種,要復古。浪漫主義,也可狹義的定義為羅馬民族式的激情,它注重個人的情感,對於藝術與文學的創作與欣賞全憑個人的感覺,也就是感性重於理性。

浪漫主義繪畫的題材多以歷史故事為背景,畫的大多是悲慘事件。畫面血腥慘烈,觀之不只驚悚,並冷到背脊發涼,心情更跟著畫面跌到谷底。浪漫主意似乎可以跟悲觀主義劃上等號,反而與現在所謂溫馨愉悅式的浪漫相去甚遠,與像徵愛情的羅曼蒂克更搭不上關係。

走入羅浮宮,便進入了藝術迷宮。萬萬件館藏,如要一件件去細看,即使在那裡打地鋪看個十天半月也看不完,因此只能找重點看。於是,先上二樓看畫。

歐洲樓層的底層稱作零層,一樓是我們俗稱的二樓,以此類推。羅浮宮樓高廳廣,爬上二樓,頓時迷失了方向。跟著人潮走入一長廊大廳,可巧正是浪漫主義畫廊。一入展廳便見牆上告示牌明示著西奧多.傑利柯(Theodore Gericault)與德拉克洛瓦(Delacroix)兩位畫家的繪畫特色。我大喜過望,他倆正是浪漫主義派最有名的兩大畫家。走沒幾步,傑利柯的巨幅畫作《梅杜薩之筏》赫然出現在眼前。

此畫高約五公尺,長逾七公尺,是傑利柯 1819 年的創作,描繪 1816 年法國梅杜薩號軍艦在海上失事的大慘案。梅杜薩號在西非海岸觸礁擱淺,無法再航行,船長及重要官員分乘六艘救生艇逃命去了,而把一百五十名船員棄置在臨時搭造的木筏上,任其在海上漂流。

這幅作品表現的是倖存船員得救前的一刻。那時他們已在海上漂流了十三天,木筏上死屍橫陳,活的人正忍受著飢渴煎熬痛苦呻吟。忽然見到遠處一隻船影,於是大家合力舉起一人奮力揮旗呼救,最後獲救的僅有十五人。這件慘案的發生歸咎於船長的缺乏經驗與失職,給當時路易十八執政的法國新政府帶來極大的恥笑。傑利柯在梅杜薩號失事後三年即畫下此巨作,此畫很明顯地具有特殊的暗示力量。

自由女神領導人民

法國大革命成功後,於 1792 年九月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次年把路易十六送上了斷頭台。數年後拿破崙橫空出世,一連串的戰爭毀了他自己,卻讓路易十六之弟路易十八有機會在 1814 年復辟,成功地延續波旁王朝。平民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共和制度,又付諸東流。法國大革命標榜的自由、平等、博愛三大原則,在新的君權制度下又開了倒車。

從梅杜薩事件看來,平民百姓的性命仍是不值一文。在船上吃苦工作的是船員,一旦出事,平日被他們侍候的官員們則先逃之夭夭,並帶走了大量的食物,哪管船員們的死活。當日上藝術史時,教授用幻燈片打在教室前的大銀幕上講解,故事及畫面的悲慘,令我睜隻眼閉隻眼不忍卒睹。然而,此畫是非看不可,這是浪漫主義的第一名畫。藝術系的學生,一定要有能力,長篇大論的賞析這幅名畫。如今真跡就在眼前,直看得我震憾無比。試想一百五十人擠在一張木筏上,缺糧缺水希望渺茫,他們是如何度過了十三天?未能存活的一百三十餘人,是在怎樣的痛苦、驚懼與絕望中死去?這幅畫的構圖,桅杆上飄揚的帆布與揮旗求救的漢子呈現出兩個金字塔。而對應左、右兩下角斜躺的不知是死是活的人體,又正是兩條對角線,上面代表著希望,下面卻接近死亡。在色彩上,雖是以咖啡色系列為主,但明暗對比鮮明無比,連兩位求救人揮舞的布旗也是一白一赭,明暗立見。灰藍色的大海詭譎多變,恍惚一個巨浪打來,木筏就會被打散。然而遠遠的海面上有片白光,希望就在遠方。這樣悲慘陰暗的畫面,怎能不激起觀看者的同情心從而啟發追求自由平等的同理心,這就是浪漫主義!以現代人的概念來看,一點都不浪漫。

我胡思亂想還未回過神來,舉頭一望,又是一幅名畫橫在眼前,正是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女神領導人民》。此畫的長寬,大約是梅杜薩之筏的一半。畫的是 1830 法國的七月革命,半裸赤足的自由女神高舉紅、白、藍三色的法國國旗,引導革命軍作戰。這幅畫以女神為焦點,猛然看去色彩鮮艷、背景柔和,頗能讓人眼睛一亮。仔細往兩旁的畫面看去,不免倒抽一口冷氣,女神腳下竟然是屍橫遍野。法國七月革命的成功,再度推翻了復辟的波旁王朝,終結了君主立憲,並使自由主義的浪潮繼續向歐洲其他的區域推進。多年前在書本上看到這幅畫時,我直覺自由女神就是聖女貞德的化身。羅浮宮的對面塑有一座金色的聖女貞德像。聖女揭竿起義,騎在馬上,雄赳赳氣昂昂一臉天真,非常可愛。數日前我去過貞德的家鄉奧爾良,在貞德紀念教堂裡看到一幅貞德起義的壁畫。聖女騎馬揭竿的造型,恍惚就是德拉克洛瓦創作的這位手持三色旗的女神。但環繞在貞德四週的民眾是夾道鼓掌歡呼,而非女神腳下的死屍。以前我曾請教過我的教授,她說自由女神的原型不是貞德,因為沒有文獻證明。如今站在這幅真跡前,我自然而然猜想畫家之所以創造出這位女神,多少受了貞德救國故事的啟發。

羅浮宮前聖女貞德的金色塑像

希臘神話中沒有自由女神,雖然羅馬神話中有一位女性的自主神,但也沒聽說過她領導自由革命的故事。畫家想出以自由女神來領導革命,是如何得來的靈感呢?古典畫作中的女子,個個嬌媚婀娜,希臘女神,個個輕舒玉臂寬肩窄腰。這位女神虎臂熊腰,粗腿大腳,比較像出生農家的勞動女子,這又與貞德的出生相似,亦不能不說是巧合。由此畫而衍生出後來高舉火炬的自由女神像,最有名的是法國送給美國建國一百週年的禮物,安置於紐約港自由島上的自由女神巨像。造型相同的自由女神像,在賽納河畔也有一座。

自由女神成為法國的表徵,要歸功於浪漫主義畫家的開風氣之先。或因為浪漫主義的自由思想,漸漸轉變成今日愛情式的夢幻浪漫,雖與當初的情懷相去甚遠,卻有些蛛絲馬跡可尋。

貞德起義畫像

一般學者認為新古典主義是呼應啟蒙運動,著重理性。而浪漫主義是跟新古典唱反調,超越理性,注重主觀與自我表現,以自然為本,強調人性的自由。說來兩種主義都是以歷史故事為題材,都崇尚英雄本色,都緬懷過往,畫中都有鑑往知來的深義。那這兩種主義要如何區分呢?以一位修習藝術史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有能力分辨這兩種畫派,所以對這兩種畫派的風格非得死記不可。單就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新古典繪畫、構圖喜用金字塔式,上小下大,畫面講求勻稱穩定,人物結構比例精準合理,色調柔和。在背景的處理上非常重視文藝復興時意大利發明的透視學,十足的學院派作風。

浪漫主義在繪畫上的特色,確實是反新古典主義的。從這兩幅名作看來,雖然也都有一位高高在上的人物做主體,但構圖採對角式,人體結構的比例沒那麼講究,可任意誇張,但著重面部的情感變化。畫面更講究激情奔放,色彩鮮明,對比強烈。在背景的處理上,並沒那麼重視透視學,反而著重主觀性的任意揮灑。有了這些概念,這兩個畫派的繪畫,當可一眼分辨而出。

浪漫主義派的繪畫,表現為追求自由而犧牲的作品不少,在展覽室中舉目看去,一幅比一幅慘烈。我學藝術史,原是為了提升自己藝術欣賞的能力,無意間卻學習了思考世人追求自由的艱苦歷程。唐朝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開宗明義便說:「夫畫著,成教化、助人倫」「與六籍同功,四時並運,發於天然。」像是給浪漫主義預先下了註腳。兩百年前的繪畫,並不同於今日為補壁而購買的裝飾藝術,只要看了令人喜歡就好。那時的畫作要有主題意義,要有教化的功用,要有普世的關懷情結,才能被博物館收藏,被資助者購買。那時的畫作,好似一部史書,也好似現在的記錄片,透過畫家精湛的繪畫技巧而將重大的歷史事件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