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湖穎墨韻」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湖穎墨韻」
作者與父親的書法,攝於 2019 年 9 月

「湖穎墨韻」

一首《湖筆歌》,娓娓道來中華瑰寶、書法藝術、文房四寶、湖筆淵源,千載古韻,源遠流長。湖州,如中華大地上無數個地名那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文,因它管轄著我的出生地,又因它跟我的父親有著一段書法情緣,我自然而然懷有故鄉的情愫。

自從人類開始有文字,人們就在不停地尋找表達它們的方式,將自己的文化思想傳承下去。古人們嘗試在龜甲獸骨、青銅鑄器、竹簡木牘、摩崖碑碣上,用刻、畫、雕、琢、書、寫等各種方式去留下文字的記錄。據說,戰國時期的秦國大將軍蒙恬在與敵交戰,在處理繁忙的來往書信時,深感那管毛穎的重要,用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外衣,想辦法改進了毛筆。從此,這種特殊的書寫工具歷經歲月的磨練、書法家的不斷探討與創新,將中國漢字的書寫,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高度,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書法藝術。而蒙恬將軍也成了千餘年來製筆行業所尊崇的筆祖。座落在湖筆故鄉湖州善璉的蒙公祠,香火綿延至今,筆工們每年都會舉行開筆祭典,膜拜筆祖,期盼筆業興旺發達。

秦始皇統一中華大地,開始實行「書同文」的國策,文字逐漸進入正規的書寫過程。從相傳李斯書寫的泰山四石刻 ——《泰山刻石》、《琅琊刻石》、《嶧山刻石》和《會稽刻石》等碑石中,我們不難看出小篆書體的規範性,即圓潤飽滿,挺拔秀麗,中鋒運筆,字形呈現細長,結構左右對稱,線條粗細均勻。

隸書的出現,改變了弧形圓筆的純線條表達方式,逐漸為後來的漢字書寫,奠定「永」字八法的基本書寫筆畫。字體由長轉為扁、方,提、按、頓、挫的用筆方式,給予書寫者即規範又自由的發揮空間。從東漢末年各種漢隸的摩崖石刻與碑碣文字中,我們可以猜測當時的那些鄉賢名士,其書寫個性:古樸的、娟秀的、殿堂的、粗獷的,……加上匠人的技術,歲月的痕跡。我們無法追踪溯源去了解書寫者的故事,只能通過這些風格迥異的筆劃,字裡行間的佈局,文章記錄的史實,開始審視其書法的特點:一波一折、一點一橫、蠶頭燕尾、提按頓挫。文字結構不再是粗細一樣的精美線條,而是具有著輕重緩急的筆力、錯落有致的分佈、個人風格明顯等特點。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摩崖刻石「三大頌碑」《西峽頌》、《石門頌》和《郙閣頌》;「孔廟三碑」代表《乙瑛碑》、《禮器碑》和《史晨碑》;《曹全碑》和《張遷碑》。後來的人們,試圖從這些寶貴的遺產中尋找書法藝術衍生及發展的理論依據。

中國書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跟文房四寶有著緊密的關係。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紙的出現使得紙本書籍成為傳播文化的最有力工具,造紙術因而博得美譽,成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中國及世界文明做出了寶貴的貢獻。雖然對「蔡侯紙」眾說紛紜,但紙張的廣泛使用,大大促進了書法藝術的多樣性。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方方面面都呈現多樣化:政權頻繁更迭,烽煙戰火四起,豪門貴族橫行,儒、釋、道文化並存,文化傳播與交流達到一個即混亂又開明的時期。而在書法史上,這個時期無論是書法家還是書法作品,形成了一個高潮,奠定了書法成為中華傳統藝術的基礎。

三國、兩晉、南北朝,人們開始注重書寫者及其書寫作品。尤其是二王的書法,人們開始收集他們隻字片語的紙箋。如今一文序言、一封書信、一張便條都成為了書法界的珍品,儘管真品下落不明,後世臨摹之作也能博名而立,如唐代書法家馮承素的《神龍本》是公認的《蘭亭序》最好摹本。《蘭亭序》也成為書法作品的神話、法度及楷模,王羲之在書法史上的「書聖」地位也無人可以撼動。

唐朝時期,書法藝術又達到一個巔峰。因為李世民酷愛書法以及對《蘭亭序》的執念,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官方書法班開始。授課自然要依法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於是唐初書法四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在楷模的法則裡「一點一畫皆認真,一豎一橫有講究,一撇一捺是做人,一挑一折為規矩」,以至於後來的「顏筋柳骨」。楷書雖極具個性,但又強調「人正字正」的用筆、寫字、著文、做人的「字如其人」之書法最高境界。

與書法有著緊密關係的文房四寶之名:「筆、墨、紙、硯」,也起源於南北朝時期。

歷史上,「文房四寶」所指之物屢有變化。在唐朝,「文房四寶」特指安徽宣城諸葛筆,安徽徽州李廷圭墨,安徽徽州澄心堂紙,安徽徽州婺源龍尾硯。宋朝「文房四寶」則特指安徽宣城宣筆,安徽歙縣徽墨,安徽涇縣宣紙以及安徽歙縣歙硯。如今公認的文房四寶,是指浙江湖州的湖筆,安徽涇縣的宣紙,安徽歙縣的徽墨,廣東古名端州的端硯。湖筆異軍突起,名聲大噪,跟當時大批安徽筆工因躲避戰亂而紛紛來到相對安寧的湖州地區安家落戶有關,又因元代書法家趙孟頫出生於湖州,其書法造詣極高,為書法界推崇備至,其楷書與唐朝的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作者親書「湖穎墨韻」

趙孟頫日書萬字,寫字數量多,對書寫工具必然嚴格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嘗試了各種各樣的毛穎,發現湖州當地的一種羊 —— 湖羊,因其毛穎極佳,穎即筆頭尖端有一段整齊而透明的鋒穎,行話稱之為「黑子」。筆工遵從的「三義四德」:「三義」是精、純、美:「精」指揀、浸、撥、梳、結、配、擇、裝百餘道工序都必須一絲不苟;「純」指選料嚴格細緻;「美」指形、色以及配合的毛桿、刻字、裝潢等高度統一。「四德」為尖、齊、圓、健:筆尖鋒如錐狀無叉,筆毛齊整垂直挺拔,筆頭圓潤勻稱飽滿,筆端健而無參差。書寫時候,一管毛穎收放自如,富有彈性,收筆後筆頭又恢復錐狀如初。

白居易曾以「千萬毛中揀一毫」來形容製筆技藝的精細與複雜,湖州被冠「湖穎之技甲天下」之美名,自然有道理。一支湖筆從原料進口到出廠,一般需經過擇料、水盆、結頭、裝套、蒲墩、鑲嵌、擇筆、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其中又可細分為一百多道小工序。所以説「毫雖輕,功甚重」,一支毛筆承載了千年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書法家手握管穎,在漫長的書法歷史長卷裡書寫著從小篆、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各種書體。他們的作品成為傳世經典,字裡行間透著書法的魅力,管穎墨韻,力透紙背,即寫情懷,更重筆意,後來人臨摹書寫,感嘆不已。在鋼筆、圓珠筆、鉛筆、計算機和手機尚未出現前,一管豪穎在手,便可以書盡人間事。如今,當力求書法成為純藝術時,貴重的毛筆似乎也成為少數人手中的奢侈品,而我真心希望家鄉的能工巧匠,能將製筆工藝傳承,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