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睡眠的科學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睡眠的科學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四句話:「樂觀心態,充足睡眠,適量運動,均衡營養。」古今中外,人們都把睡眠作為非常重要的養生和賴以生存的生理過程。在人生旅程中,有三分之一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因此,睡眠質量是評價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標誌。

人的睡眠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生物節律,而且有其生理化節律的科學基礎。

(一)睡眠的生理機能

美國睡眠研究協會學術會議上,專家們的研究成果表明,睡眠(含午睡)是大腦暫時性休息的過程,是一種保護性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得到某種程度的修理和加強,從而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

法國研究人員發現,睡眠中前半部分以由淺入深睡眠為主,後半部分,多是較淺的快速眼動睡眠。中午小睡片刻,有利於較深的慢波睡眠。腦電波從每秒 8.5 周降至 2 周,人體的許多膽素更生,增強免疫功能很重要的胞壁(基)正是深睡時分泌的。肌肉新陳代謝的副產品也是在深睡時消失的。

(二)睡眠與壽命

當人體自有生命活動起,就會產生各種代謝產物。其在體內積聚到一定程度時,人就會感到疲勞,提醒你應該休息,而睡眠即是有效的休息。人的生存需要睡眠,足夠的睡眠,精神煥發,有益於健康。

每天保持睡眠時間不同的人調查比較(身體正常狀態)

每天保持睡眠時間不同的人調查比較(身體正常狀態)

(1)保持睡眠時間相對穩定較好。有些人認為睡眠時間長對身體有益,但事實絕非如此。據日本一項十萬人參加,歷時十年的大規模跟蹤調查的結論:每天七小時睡眠的人最長壽,死亡率最低。

睡眠時間太長,使神經中樞長期處於抑制狀態,導致各器官功能減退,或產生肥胖而誘發各種併發症。

長時間或經常強制性不睡眠,則會產生過度疲勞,導致生理功能紊亂。如果連續七十二小時不睡眠,則會導致精神失常,抗病能力下降;嚴重時可導致全身衰竭,稱之為「疲勞死」。

(2)睡眠時間有差異。人隨著年齡增長,睡眠時間有變化,目的在於大腦皮質得以充分休息而恢復其功能。

(3)睡眠有周期性。一般由 4–5 個周期組成。每個周期都是從「慢」睡開始到「快」睡結束。所謂「快」睡,一般是人的機體內植物神經(非隨意神經)的劇烈活動,睡下後很快(5–6 分鐘)就睡著了。「慢」睡階段,植物神經的劇烈活動則停息,此時機體內的所有生理、生化過程都緩慢地進行著。你不必為此發急,過一、二十分鐘會慢慢睡去。

人在各個生命階段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人在各個生命階段所需要的睡眠時間

(三)提倡午睡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處於完全甦醒狀態只能持續約 4 小時。此時體內會產生一種天然催眠劑——三角催眠(DSIP),此乃一種保護機制,使人產生睡意。因此,即使在白天也會有小睡的要求,這是由體內生物鐘控制的。一般出現在上午九點,中午一點和下午五點左右。在這幾個時段,可以挺過去,也可以打盹(小睡片刻)10–20 分鐘,清醒後會很有精神,有利於工作。

午睡可在午餐前或午餐後。傳統中的午餐後即睡,實不可取,很多人睡起後,頭昏腦脹、乏力。這是因為人體的血液有較為恒定的規律,進食後血流量向消化系統傾斜,供給大腦、肢體的血液相對減少,從而引起不適應。午餐後應散步、活動,使血液均衡供應之後再睡去,不能「吃飽了就睡」。

午餐前 – 新的午睡方法:午餐前先吃點水果,喝杯牛奶,隨即午睡半小時再進午餐。研究表明,這比午餐後睡上二小時更能有效地消除疲勞,煥發精神。

(四)睡眠養生有學問

醫家、養生學家,都非常重視睡眠養生的科學方法,認為「睡眠是天然的補藥」,「吃人參不如睡五更」。美國學者,對千餘人進行了五年半的研究得出結論認為,有七種原因可影響人的壽命,其中重要的一項是睡眠。綜合古今中外睡眠養生的經驗有:

(1)臥室環境潔而靜。清潔衛生,光線柔和,空氣流通,溫度適宜(攝氏 18–20 度),濕度保持 65% 左右,周圍安靜。

(2)床上用品舒適。被褥輕軟舒適,常晾曬,勤拆洗。枕頭高低適宜,成人枕頭寬 15–20 cm,高 8–15 cm 為宜,長度隨意。枕芯既不過硬,也不太軟,有一定的彈性,透氣性、流動性好,如蕎麥皮,穀殼,廢茶葉等。

(3)心神安定,情緒平穩。睡下入靜,不思往事或白天事,不為煩心事焦慮。《黃帝內經》告誡:「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思則氣結」。怒悲恐心情不安,情緒過激,引發氣血紊亂,必影響入睡。

古人總結經驗《睡眠十忌》:一忌仰睡,二忌憂慮,三忌睡前惱怒,四忌睡前進食,五忌臥對燈光,六忌睡時張口,七忌夜臥覆首,八忌臥處當風,九忌睡臥講話,十忌睡臥對爐火。

(4)睡前不食。《黃帝內經》曰:「胃滿則臥不安。」臨睡進食,增加胃腸負擔,使人飽悶,既影響入睡,又易肥胖;同時也要忌飲濃茶、咖啡和烈酒而導致精神興奮,難以入睡。睡前喝杯熱牛奶,聽聽輕音樂,放鬆機體,催人入睡。

(5)睡前熱水泡腳。古人曰:「晨散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即是睡前熱水泡腳,引血下行,安定心神。蘇東坡詩讚:「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復聞鐘聲」。

(6)睡眠姿勢講科學。仰臥,身體肌肉不易放鬆,手易搭胸,多生惡夢。伏臥,壓迫胸部,影響呼吸及心跳。古人曰:「睡不厭蹴,覺不厭舒。」右側姿勢最科學,即「臥如弓」,微曲雙腿,全身自然放鬆,右手屈肘放枕前,左手自然放在大腿上。此臥姿,心臟不受壓迫,呼吸通暢無負擔,肝臟位於最低處,可得較多供血,還有利於胃排空。

(7)睡時勿張口、蒙頭。張口入睡,肺臟易受冷空氣和灰塵的刺激。蒙頭掩面睡,影響呼吸,易吸入已呼出的二氧化碳及自體蒸發的有害物質。

(8)頭朝東睡,有益健康。由於地球軸心為南北、東西向旋轉,睡眠時頭朝東與地球旋轉方向恰好一致,身體得以放鬆,感到舒適而能充分地睡眠。

(9)睡眠起居有常。《黃帝內經》的養生經驗:早睡早起不適於四季,春夏季宜晚睡早起,秋季宜早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此乃同四季生長收藏之氣相應。春夏屬陽,早點起床,暑氣尚未侵入時晨練。秋冬屬陰,秋,天氣涼爽,適合戶外活動。冬,太早起床易受寒,太陽出山暖氣升,適宜戶外活動。長期堅持者有規律的睡眠,則會建立牢固的睡眠「動力定型」,增強睡眠效果。否則「寢息失時」,易損神氣,引起「不寐」或「嗜臥」。

(10)晚餐與入睡的間隔。晚餐四小時之後為臥睡的最佳時間。臨床顯示,晚餐後過早臥睡直接影響人的健康,與泌尿系統結石、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出血、腸癌、冠心病、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等發病都有關係。

晚餐食物中,含有大量鈣質,機體代謝過程中,有些被小腸吸收並輸送全身,另一些則經腎小球過濾後進入泌尿道排出體外。人體排鈣高峰期為餐後 4–5 小時,如果晚飯吃得太晚,排鈣高峰期正值睡眠期,此時各種代謝趨向緩慢,尿液鈣質則蓄積於輸尿管和膀胱,形成不易排出的尿路結石。此外,「吃飽了就睡」不但影響睡眠,更易導致消化不良,機體熱量消耗少,易使人發胖,引起血膽固醇增高,為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埋下了病根。

(五)重視晨起保健

在中老年人的養生經驗中,一夜睡眠醒來要抓緊三件事:

其一,賴床三分鐘。做深呼吸、打哈欠、伸懶腰和伸四肢、輕柔頭皮…,因中風多發於夜間,而最危險時刻是睡醒的一霎那。賴床活動有助於預防腦中風和猝死。

熟睡中,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各項生理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人剛睡醒,呼吸、心跳、血壓、肌張力,在大腦由抑制轉為興奮的剎那間,要迅速恢復「常速運轉」,此刻立即下床活動,對機能低下的人則可能因猝不及防難以適應而致跌倒。據統計,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中,有近 20% 因起床過急而摔倒致死。夜間睡起下床,也要緩慢,在床邊坐二至三分鐘再起身。

其二,晨起先喝一杯溫開水。一夜睡眠,呼吸、出汗等每小時散發 20–30 克水份,加上 1–2 次排尿,晨起機體處於脫水狀態,血液黏稠度增高,循環阻力增大,心腦供血不足。清水一杯可迅速吸收,稀釋血液,改善臟器循環和供血,利於肝腎代謝、排泄廢物。此為生理學家們提倡的「內洗滌法」。

其三,早餐要吃好。據美國一位心臟病專家報告,吃好早餐,有利於減少上午突發心臟病的危險。對 19 名男性和 10 名女性,進行空腹和餐後的 P–凝血球蛋白的血濃度試驗、評定。結論是:早餐後,血清標視 P–凝血球蛋白血的平均濃度為 30mg/毫升;未吃早餐者,血清 P–凝血球蛋白濃度增高七倍,血液黏稠度明顯上升,增加冠心病和腦中風的危險。

還有晨起戶外活動二不宜:

一不宜黎明前晨練。因黎明前天濛濛亮,空氣不新鮮,綠色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濃度還較高,園林、廣場尚處於空氣污染的高峰期。須得日出後,植物的光合作用釋出氧氣,空氣新鮮度逐漸增高,適宜戶外晨練。各國運動醫學專家,大多主張晨練的最佳時間是日出之後。

二不宜霧天晨練。因霧天氣壓低、風小、濕大,空氣中的廢氣、廢物(酸、鹹、苯、胺、酚和病原性微生物等)不易消散,機體吸入有害、有毒氣體,易誘發氣管炎、咽喉炎、眼結膜炎、鼻炎、鼻竇炎及變異反應性疾病等。應在日出驅散霧氣後開始戶外晨練。

(六)養成睡眠好習慣,防止失眠

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節奏緊張,失眠者日漸增多。最近報導,中國大陸成年人約 38% 患有失眠症,廣州則高達 60%。

據調查:慢性失眠患者中,10–15% 有酒精和藥物濫用,46.5% 伴有各種精神症狀。失眠患者比正常睡眠者發生精神性疾病的可能性高近 25 倍。

醫學家們認為,許多失眠患者,只要改善不良習慣,即可安然入睡,提高睡眠的質和量。

一要按時(你的習慣時間)上床及晨起;

二要睡前輕鬆活動(散步或太極拳等);

三要睡前不做費腦工作,不打電話,維持輕鬆心態;

四要保持平靜心情,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節目;

五要睡前胃清淨,不進油膩食物,不吸煙,不飲咖啡、濃茶、烈酒;

六要臨睡前飲一杯熱牛奶或小杯紅葡萄酒。

七要睡前洗熱水澡,著重多泡腳;

八要半腹上床,既不餓又不飽,有益入眠。

此文是多年收集報刊資料,編輯而成,僅供參考,敬請精通此道的朋友予以補正。

註一:一杯咖啡含有 100 mg 咖啡因,一杯濃茶含有 50—75 mg 咖啡因。
註二:一個飲酒單位相當一盎司威士忌,一點五盎司伏特 加或杜松子酒,五盎司葡萄酒,或十二盎司啤酒。 中等程度的飲酒:酒量達三至八個飲酒單位。酒在 人體是一個單位/小時的速度代謝的。
註三:煙草尼古丁對睡眠的作用類似咖啡因和酒。吸煙者入 睡困難的發生率顯著增加,而停止吸煙後會隨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