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蘇軾寫月新解(上)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蘇軾寫月新解(上)

蘇軾,因謫居黃州,躬耕東坡,自號東坡居士,人稱蘇東坡。是中國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可以與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韓愈和歐陽修等大文學家比肩而立。他的詩詞文賦和書畫音樂皆精,其詞和文皆一代之冠。於詞,他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者,打破了婉約派的一統天下,為詞的發展開闢了廣闊前途;於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繼歐陽修之後,為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蘇軾二十二歲中進士,在朝為官,因捲入舊黨與新黨之爭,被外放杭州、密州、徐州和湖州為地方官。又因烏台詩案入獄,貶謫黃州為團練副使。以後又因舊黨與新黨之爭,再起再落。他始終是勤政愛民和政績卓著的好官,深受百姓愛戴。在他最不得志和最為窮困的時候,寫出《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驕.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等千古傳頌的不朽傑作。

但是從古至今,在解讀蘇軾上述傑作上,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對《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解讀有錯,明明寫的未有明月,卻要解讀為明月當空;二是對《念奴驕.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和《後赤壁賦》的解讀不深,對蘇軾為何都不寫日遊而要寫月遊,為何借江與月寫三國英雄又寫漁樵和鶴道,為何寫敬江月又寫知乎水與月,都未有解讀。

為此,我寫《蘇軾寫月新解》以求分清是非。我研究認為,蘇軾此中秋詞寫此中秋夜確實未有明月。而且,比他本人和其他人寫的有明月的中秋詞都好!我也研究認為蘇軾此赤壁一詞二賦寫月,比其中秋詞寫月是更上一層樓。他借月寫景、寫史和寫論。他寫月遊是因他與客以漁樵身分在初秋季節開始遊的,他寫三國英雄又寫漁樵和鶴道是因他以漁樵眼光來對比三國英雄和漁樵、鶴道的,他寫敬江月和知水與月是因他又以文人眼光來論述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江和明月。分上、下兩篇詳述之。上篇,新解《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在新解之前,先瞭解一下蘇軾寫中秋詞的歷程和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的背景,對新解是有幫助的。

蘇軾一生不是只寫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一篇中秋詞,也不是年年都寫了許多中秋詞。而是在外放密州至貶謫黃州的七年中,五年寫了五篇中秋詞,這是他最不得志和最為窮困的一些年。仕途不安和親友難聚,不得不借月最明和人團聚的中秋節寫中秋詞,以吐胸懷。

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他的第一篇中秋詞,為何以後又寫四篇?因為每年具體情況不同,必須再寫之。其中兩年未寫,也是有原因的。這五年的中秋夜陰晴不同(明月有無),他都如實描寫。只有第一年中秋夜是陰天(未有明月),他能巧妙描寫他如此渴望明月,是將月有所指。只有先將五篇一一簡要展示,才能看到蘇軾寫月的目的,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技巧,也能證明此中秋夜確實未有明月。

第一篇中秋詞,是宋熙寧九年(西元 1076 年)知密州的中秋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牌下寫有「兼懷子由」。子由是他弟弟蘇轍,有七年未有相聚共賞明月。詞的開頭一句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說明這個中秋夜是陰天,未有明月。下片又寫:「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說明中秋無月是常有的事。整個詞都說明是無有明月而追求明月,把明月寓意為清明政治,渴望與弟弟共賞。

第二篇中秋詞,是熙寧十年(西元 1077 年)知徐州的中秋寫的《陽關曲》。蘇轍前來徐州與他共度中秋,也寫了一篇《水調歌頭》送蘇軾。蘇轍詞上云:「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密州)今夕,明月不勝愁(未有明月)。豈意彭城(徐州)山下,同泛青河古汴,…素娥(月亮別名)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說明他們有七年未相聚,去年中秋又未有明月,今年相聚有明月,明月又要西下。臨別之時,蘇軾寫《陽關曲》送蘇轍,詞上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雲轉玉盤(月亮別名)。此生此夜不長好,明年明月何處看。」說明這個中秋夜是雲收月出,好景難長,明年中秋不知如何?

第三篇中秋詩,是熙寧十一年﹙西元 1078 年﹚寫的《中秋月寄子由三首》。這一年,蘇軾仍在徐州任上。蘇轍未來,蘇軾便寫詩給弟弟。其中一首上寫:「趙子(友人)寄書來,水調有餘聲。悠悠四子(友人趙杲卿、舒煥、鄭僅、頓起)心,共此千里月。明月不解老,良辰難合併……明年各相望,俯仰古今情。」他告訴弟弟,好友寄信來,也寫《水調歌頭》寄來,今年中秋雖月照千里,但都不能在一處共賞,明年也可能還是如此,只有各自懷古思今。六天後,蘇軾收到弟弟子由來詩,詩上寫:「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蛩鳴露草。捲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也說明這個中秋夜有明月,也都獨自觀賞,只能聽到秋蟲鳴叫聲。

第四篇中秋詞,是隔了一年的元豐三年(西元 1080 年)貶謫黃州的中秋寫的《西江月》。中間一年是知湖州任上,因烏台詩案入獄而未寫中秋詞。他在《西江月》上寫:「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淒然北望。」這是蘇軾大難後的一個中秋。「世事一場大夢」就是指烏台詩案,「月明多被雲妨」既指這個中秋夜明月時有時無,也指朝政時混時清,「把盞淒然北望」是希望位在北方汴京的朝廷能有清明政治。以前三篇中秋詩詞,都未有直接把明月寓意為清明政治,這一篇是直接把明月寓意為清明政治了。

第五篇中秋詞,是又隔一年的元豐五年(西元 1082 年)遊覽赤壁時寫的《念奴驕.中秋》。中間一年因為寫了《西江月》而無心再寫中秋詞。但在這一年七月遊了赤壁和寫了《念奴驕.赤壁懷古》之後,思想大為飛躍,不再計較個人是非成敗,如是再寫了一篇比前三篇高昂與第一篇近似的《念奴嬌.中秋》。詞上寫:「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留無跡。桂魄(月亮別名)飛來,光照處,冷浸一天秋碧。…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裏,一聲吹斷橫笛。」說明此中秋夜明月照萬里,他想乘風上天,在月宮裏吹斷橫笛。和第一篇《水調歌頭》對比,有月和無月分得清清楚楚,心情也不同。第一篇無月,而想上天看看,怕寒而未去。這一篇有月,而要上天玩玩。第一篇難寫而寫得好,這一篇雖也豪放而稍遜。故蘇軾五篇中秋詞中,《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位列第一。

下面,再專門詳細解讀《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全文是: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此詞一出,立即受到稱頌和傳唱。宋人胡仔在《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中寫道:「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餘詞盡廢。」從此,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被稱為中國中秋第一詞。每逢中秋,許多地方都要傳唱此詞。現代最受歡迎的女歌唱家鄧麗君唱的古典詩詞歌曲《明月幾時有》,現在被許多人傳唱著。

蘇軾此詞為何能被稱為中秋第一詞呢?原因有三:

一﹒無月勝有月。

此詞所寫的中秋夜未有明月,由本詞開頭一句「明月幾時有」和下片一句「月有陰晴圓缺」即可證明,由其他四篇有月都寫出月色也可證明。由蘇轍所寫《水調歌頭》中「明月不勝愁」也可證明。中秋夜未有明月是不好寫的,難以下筆。蘇軾發揮他的文學天才,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他借用李白的詩句(青天有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嫦娥的故事(嫦娥奔月,月宮稱廣寒宮)、世間的哲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和人間的親情(兼懷子由),通過無月、問天、想上天看看、怕寒又不想上天、回樓放簾、睡不著、有恨、想通又不恨和等待來年中秋有月等的十個心理與活動,把無月的事實和找月的過程,寫得有聲有色、有起有伏、有根有據和有情有理。把一個無月的中秋比有月的中秋還寫得好,此詞無月勝有月,為中秋詞之冠。

二﹒弦外有真音。

此詞表面上是盼明月,想和親友團聚;同時是盼清明政治,能平安一生。他在最不得志和最為窮困的時候,接連寫五首中秋詞,篇篇以明月為主題,是何原因?不言自喻。貶謫黃州的第四篇中秋詞《西江月》,就不那麼含蓄,而是直接所指了。開頭一句「世事一場大夢」,中間一句「月明多被雲妨」,最後一句「把盞淒然北望」,就是直接盼清明政治。以盼清明政治解讀《水調歌頭》,就有另一種感人之處:清明政治何時有?我要問朝廷;我想回朝廷去,又怕政爭太險惡,還不如在地方;我不該有怨恨,人間悲歡離合常有,只要耐心等待,總有清明政治到來。此詞弦外有真音,細聽動人心。

三﹒開豪放之先。

蘇軾是宋詞豪放派的創始者,其代表作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和《念奴嬌.赤壁懷古》。一寫中秋,一寫赤壁,內容不同,但豪放之氣是相同。前者是追求天上的明月,表現了敢於問天和敢於上天的豪放,同時也表現了明白事理和耐心等待的曠達;後者是評論大江上赤壁下的三國時期赤壁大戰的英雄人物,表現了讚美祖國大好江山和笑談古今英雄人物的豪放,同時也表現了人生易老和人間如夢的感歎。因為內容不同,前者寫的是個人之事,後者寫的是祖國江山和歷史人物之事,所表現的豪放之氣,後者比前者更加豪放。但就問世時間來說,前者比後者早七年。因此說《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開豪放之先,其歷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此詞雖從古至今倍受讚頌,也從古至今倍受錯解,說此中秋夜有明月,寫的也是有明月,持此說的根據有三,影響也很大。

一﹒有宋代筆記說此詞當夜有明月。北宋人蔡絛(蔡京子)撰寫的于宋室南渡後成書的《鐵圍山叢談》卷三寫道:「歌者袁綯,乃天寶之李龜年也。宣和間供奉九重,嘗為吾言,東坡公昔與客遊金山,適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無際,加江流傾湧,俄月色如晝,遂共登金山頂之妙高臺,命綯歌其《水調歌頭》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歌罷,坡為起舞,而顧曰:『此便是神仙矣』」。

二﹒現代有書注釋「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為明月當空之證。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5 年出版的胡雲翼著的《宋詞選》注釋為:轉朱閣,照遍了華美的樓閣;低綺戶,低低地照進了雕花的門窗裏去;照無眠,照著有心事的人不能安眠。此後許多《宋詞選》更注釋為:月亮轉到紅樓另一面,月光從低垂的窗簾下射進去,照到床上未有睡著的人。

三﹒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年出版的《唐宋詞鑒賞辭典》說「此詞通篇詠月。上片借明月自喻清高,下片用明月襯托離別。上片表現出世與入世、退與進、仕與隱的徘徊,下片融寫實為寫意,化情物為情思。」

上述三說都是不能成立的,因為筆記不實、注釋不準和鑒賞不對,下面分別述之。

一﹒筆記不實。

筆記說蘇軾作《水調歌頭》於金山(江蘇鎮江金山)。實際上,蘇軾於熙寧九年作此詞于山東密州。這是時間和地址不實。筆記說蘇軾是與客登山作詞並歌舞,實際上,蘇軾是飲酒大醉想弟弟,這是內容不實。加上不是筆記作者本人所見,而是轉述他人之言,又問世于蘇軾去世之後的南宋,其可信度是不言自喻的。何況古時也有人說與名人交往,以抬高自己名望的。

二﹒注釋不準。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小句,是全詩中唯一難解之處,但按文學修辭的準確性和文學寫作的邏輯性,是完全可解的。

古代閣與樓一樣,四面皆窗,月亮只要無雲遮掩,從那一面窗戶都可射進屋內,何需用「轉」字。從這一面轉到另一面,都需要很長時間,也不符合詩上需要。只有人,在屋外未看到明月,要回到屋,才好用「轉」字。古代窗戶都用窗簾,要光進來就收高窗簾,不要光進來和不讓室內光出去就放低窗簾,這是人所皆知的。「低綺戶」,說月亮來放低窗簾不通,說很高的月亮從很低的窗簾亮到床上的未睡著的人也不合理,只有人放低窗簾不讓燈光外出才合理。所以說「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三小句,是說蘇軾在屋外看見未有明月,轉身轉回屋內,放低窗簾,不讓燈光照出去影響人,飲了一夜的酒,懷念久未相聚的弟弟,「轉」字、「低」字才用得恰當,合情合理。

用蘇軾相近寫月與樓與窗與燈的詞句,也可解讀「轉朱閣」三句不是寫月而是寫人。如熙寧七年赴密州在潤州(鎮江)甘露寺景疏樓寫的《永遇樂》,上寫「景疏樓上,明月如水。……卷珠簾,淒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元豐五年貶黃州補寫前人殘詞的《洞仙歌》,上寫「繡簾開,一點明月窺人,人未寢,欹枕釵橫鬢亂。」說明晴夜明月入戶照人,不需「轉朱閣,低綺戶」。熙寧七年在杭州寫的《虞美人.有美堂贈述古》,上寫「沙河塘裏燈初上,水調誰家唱。夜闌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熙寧八年在密州寫的杭州上元夜景《蝶戀花.密州上元》,上寫「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說明夜晚,明月再亮,屋內是有燈的。

詞的上片,開始兩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就說是未有明月,有明月還問明月幾時有嗎?「我欲乘風歸去」,到「何似在人間」,是想上天找月,怕寒冷和孤單又不上而留在地上。整個上片,無一句不是說未有明月。下片三小句後,「不應有恨」,是說不要因為未有明月而有恨;「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到「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都是說現在未有明月和以後會有明月。上、下片都是未有明月,中間三小句如說是有明月,這豈不是自相矛盾,互不相容,不合邏輯嗎!只有中間三小句也是無月才行。

三﹒鑒賞不對。

蘇軾的詞,都有很強的寫實性,有月就寫有月,無月就寫未有。五篇中秋詞因處境不同,所寫內容、表達方式和作者心情都不同。即使借用神話,也是為寫實服務。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上、下片和中間三小句都寫無月,怎能鑒賞為「皓月當空」和「通篇詠月」呢?上片是無月、問天、想上天、又因「不勝寒」而不想上,怎能鑒賞為「借明月自喻清高」和「表現去世與入世、退與進、仕與隱的徘徊」?下片是回房、放簾、睡不著、有恨、又因「古難全」而不恨,而耐心等待來年,怎能鑒賞為「用明月襯托離別」和「融寫實為寫意,化情物為情思」?這些抽象的、難懂的、不切實際的和文不對題的鑒賞,實在不能苟同。

如果說蘇軾此詞是「借明月自喻清高」和「表現出世與入世、退與進、仕與隱的徘徊」,如是這樣,蘇軾還能成為大文學家,宋詞豪放派的創始者嗎?《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還能成為使「餘詞盡廢」的中秋第一詞、千古傳頌的不朽傑作嗎?

蘇軾一生豪放,一生曠達,未有自喻清高。他一生幾起幾落,大起大落,不是他出世與入世、退與進、仕與隱的徘徊,而是朝廷和政敵加給他的。不是他難懂,而是人們還未讀懂他百折不回的非凡人生和他千古傳頌的不巧傑作。[下一篇:蘇軾寫月新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