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觀桃花雜感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觀桃花雜感

二月春歸風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 清,袁牧詩《桃樹》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唐,白居易《太林寺桃花》

隨著地區不同,氣溫不一,桃花綻放的季節也略有差異,今年一、二月我在氣候溫和的洛杉磯小住,那時桃花已相繼開放。回到北加州,卻才感到稍有春意,桃季當然也相應來得遲了一些。這樣,我卻在一季中觀賞了兩季桃花,豈不美哉。

花之嬌美鮮豔,喚醒了大地,人們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被甦醒的大地所感染。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用墨筆描繪和書寫了春之美景。有關桃花的詩詞就不計其數。今天我有閑搜索了一下網站,關於「桃花」的資訊就有一億零九百多條。可見,桃花普遍地被關注、被偏愛、被聯想、被比喻。人們喜歡它的色彩,喜歡他千姿百態,更是很現實地期盼它結出豐碩美味的果實。

晉代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之寫照,描寫了一個最美好的人間天堂,人們脫離世俗的煩惱,安居樂業,真誠相待。但當主人公離開此處以後,再也找不回來了。從此,美好的 桃花源就用來比作人們所嚮往的世外天堂、「世外桃園」。為了讚揚鄉土的美,我國取桃花為名的地區也屢見不鮮。

宋朝詩人蘇軾、劉敞,唐朝齊己、同樸、吳融、元稹等著名詩人,都以「桃花」二字為題,寫下了不朽詩篇。描述桃花的其他詩篇更是不勝枚舉。

人們以桃花比喻美麗、美好、美景、美滿、美女、好運、豔遇、愛情……有關桃花的成語更是層出不窮,什麼「桃紅柳綠」、「桃妖李豔」、「桃花潭水」(指友情深)、「桃僵李代」(指兄弟之情,替人受過)、「桃李春風」(指有良師指導)、「桃李門牆」(指徒生眾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不會講話,但樹下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實至名歸)……

我在中國和美國從事教育多年,對於「桃李滿天下」卻也深有感觸。走在馬路上,遇到多年未見的學生,就會招呼我「沈老師」。青出於藍勝於藍,我們的學生中,有的已是教授、博士、工程師、研究員、任政府要職。甚至有一次在電視裏看到我們一位藏族學生,已經成為西藏人民政府的高層領導人,不禁令人感慨萬分。當桃李天下時,也足見我們告老了。

最近,習讀了唐詩崔護的《題城南莊》: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首詩都美侖美絕的描繪了心目中的美人。人和桃花互相襯托,更顯人之秀麗。

這首詩已成為千年絕唱。每讀到它們,總會引起百般聯想。

我覺得如果說這首詩,前兩行重在「感」字(感覺,感想,感觀,感觸)。「相映紅」三個字,就讓人感受到景色美、人秀麗。而後兩行則更能反映出作者的 「情」(心情,深情,思念之情,甚至是戀情)、惋惜、遺憾、後悔、失望等等。所有複雜的感情,在後面兩行中已經描寫得淋漓盡致,文筆簡鍊,扣人心弦。

我特為此譜寫了一曲。歡迎批評指正。

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