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謁黃陵記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謁黃陵記
軒轅廣場鋪嵌著五千塊河卵石

謁黃陵記

早在初中時期,我就讀到軒轅黃帝統一華夏部落,開創中華民族文明的史績,崇敬之情存於心底。老來漸生去黃帝陵謁拜的願望。三年前回國探親,鑒於我和老伴都已年逾八旬,未來機會無多,遂決定以「自由行」的方式,前往黃陵,以償夙願。

黃帝手植柏

我們從湖州出發先去西安,以前需要二、三天的轉輾旅程,如今高鐵直達只花七個小時,尚為舒適。在西安逗留二天後,參加「一日遊」直奔黃帝陵。同車的旅伴近三十人,臨時組成一個旅遊團,大多是年輕人,也有幾位四、五十歲的「大爺」、「大媽」,我們是僅有的「爺爺、奶奶輩」。汽車駛出關中平原就進入陝北黃土高原,昔日一路顛簸、一路風塵的狀況大有改觀,道路平坦,大部地段路旁林木青蔥。經大約三小時的行程,抵達延安市黃陵縣已近晌午。

黃陵景區在縣城以北一公里處的橋山,分軒轅廟和黃帝陵二個部分。我們甫抵山麓,巍峨的軒轅廟已赫然在目。這是祭祀黃帝的場所,由漢高祖劉邦始建,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經歷代整修擴充,現在由三個大廣場、一座山門和二座大殿組成,依山勢而上,渾然一體,規模宏偉。

作者太太在軒轅廟山門前

首先進入的是「軒轅廣場」,不意這廣場上竟然滿滿地鋪嵌著無數圓形大石,星羅棋佈,高低不平。我們不得不像過溪灘一樣,從一塊石頭跨到另一塊石頭,步步驚心,頗費力氣。據導遊佟小姐介紹,這裡共有五千塊秦嶺天然河卵石,象徵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坎坷歷史,真是匠心獨具。

走出軒轅廣場,越過軒轅橋,穿過第二個廣場,來到高高的山門,上懸蔣鼎文先生題寫的「軒轅廟」匾額。有九十五個石級,很陡峭。我們雖已有些疲軟,仍鼓起勇氣,相互攙扶著拾級而上,經幾次歇腳,才登上山門。老伴已是氣喘噓噓,我也感腿腳沉重,而同車的遊伴早都進廟,只剩導遊一人在此等候收隊。

我們稍為休息後進入廟門,便是一個大的廟院。這裡可說是一個古物博物院,存有眾多古樹、古物和歷代帝王敕制古碑,遊人如織,熙熙攘攘。其中最著名的是「軒轅柏」,引來眾多人群,據說由黃帝親手所栽,有五千年樹齡,要七、八個人才能合圍,蒼勁挺拔,冠蓋蔽日,被譽為「柏樹之王」。繼而走進院中間的碑亭,裡面珍藏著孫中山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撰寫的《黃帝贊》文碑,以及蔣中正、毛澤東、鄧小平的祭文或題詞石碑。碑亭前方則聳立著香港回歸紀念碑、澳門回歸紀念碑及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所有這些,在在顯示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千流同源,萬脈歸宗,自強不息。

祭祀廣場

孫中山先生文碑

由廟院而上,依次是精緻華麗的「人文初祖」大殿和宏大的祭祀廣場。祭祀廣場有一萬平方米、可容納五千人,前方「龍魂大鐘」和「虎威大鼓」分列左右,兩旁八簋九鼎,按古制排開,五十六面黃色大龍旂,迎風招展,「臘臘」作響,莊嚴肅穆,氣勢恢宏。每年清明、重陽兩季,全球炎黃子孫從四面八方匯聚這裡,舉行盛大祭祀大典,被譽為「東方麥加」。當時「春祭」剛剛結束,紅色橫幅還高掛殿前,我們恭立廣場中央,似乎置身於隆重祭典行列,作晚來的膜拜。

接著又登上六米高的石台,來到「軒轅殿」。這殿與眾不同,四十米見方的地面上,只有四周三十六根圓柱,支撐著覆斗狀的巨大屋頂,沒有任何牆體,通體呈灰褐色,樸實無華。殿內聳立著七米多高的軒轅黃帝黑色花崗岩全身浮雕像,其造型看來非常熟悉,和史書上的一模一樣。驚訝的是,屋頂中央有一個十四米直徑的圓形空缺,稱為「天光」,向上看,可見藍天、白雲一片,陽光映入大殿,通透明亮,體現了「承天接地」、「天圓地方」的古樸理念。我們不禁為這座莊重而大氣的古漢式建築,歎為觀止。

作者在祭祀廣場一角

軒轅殿

待我們瞻仰完畢,回頭一看,團友們早都離去,一無蹤影,只得不事休息,急急忙忙下至山門歸隊。

據導遊介紹,下一個行程是參觀黃帝陵,在橋山頂端,要走二百七十七個石級的陵道,全長四百五十五米,可以自願參加。當場報名者不及一半,而我卻在其內。佟導以我年事已高,多次勸我留下。我想既已到達黃陵腳下,如果退而止步,不能圓滿達成心願,豈非遺憾,何況按我身體狀況,何嘗不可一試,因此堅持前往。俗話說「知夫莫若妻」,我太太體會我的心情,讓我把隨身背包及多餘衣物交她保管,輕裝上陣;並囑咐如體力不濟,就中途回來,不要勉強。我一一答應。一位團友被感動了,把自己的登山拐棍借給我用。

作者在黃帝陵祭亭前

我們一行十多人,搭乘電瓶車到達半山腰,開始登山。二百多個石級對年輕人來說是小菜一碟,他們噔噔地衝了上去。我為保存體力緩緩地沿著陵道拾級而上,一下就被拋在了後面,孤零零的。二位來自上海的女大學生見狀,過來陪我一起上山,在拐彎處還扶我一程。陵道兩旁古柏參天,森深蔭幽,據全國森林普查,橋山有八萬多枝柏樹,其中千年以上樹齡的竟逾三萬之多,是全國最古、覆蓋面最大的柏樹群。在古柏叢中穿行,倍感寧靜。

到了中途的「下馬石」,我們停下了腳步。這石告示文武百官至此必須下馬落橋,步行上山,以表崇敬。這時衝在前頭的團友已經返回下山而來,而我已是氣喘不已,襯衫汗濕大半,卻還有近半路程。我們三人並不氣餒,在柏樹林中休息一會,又繼續前進。

黃帝陵墓碑

好不容易登上山頂,環顧四周滿坡柏樹,鬱鬱蔥蔥,山腳下,三面環水,風光旖旎。此情此景,想起一個傳說:黃帝逝世時,這裡的臣民痛哭不已,天空雷電交加,淚水和著雨水流淌到山下,匯成「姬水」(現稱沮河)繞山而過。這時我雖滿身大汗,兩腿似乎灌滿了鉛,但心裡十分興奮,「我終於成功了。」!

我們進入黃帝陵園,園內築有十米寬的祭亭,飛簷起翹,角鈴叮噹,氣宇軒昂。亭前設有供桌,上置祭器、祭品;亭中立有高大的「黃帝陵」墓碑。這裡的墓碑,原是蔣中正題寫的,上世紀五十年代修葺時,將之移至軒轅廟。據說當時請毛澤東題寫新碑,毛澤東說他已寫了《祭黃帝陵文》,還是請「郭老」寫吧,因而現在的墓碑是郭沫若題寫的。祭亭對面不遠處有個高高的土台,旁立「漢武仙台」碑。這是漢武帝祭拜黃帝陵時所築的祭台,現在成了古蹟。

我在祭亭前佇立良久,恭恭敬敬地整衣行禮祭拜。二位女大生也跟著行禮如儀。然後轉至祭亭和墓塚之間,又見一碑,即「橋山龍馭」碑。她倆不解其意,我給她們講了一個傳說故事:當年黃帝在橋山頂上去世時,天帝感其功德,派來一條巨龍,馱著黃帝升天;民眾不舍,紛紛拽住不放,以至把衣袖、靴子、寶劍都扯了下來,隨後把這些衣物埋葬於此,「起塚為陵」,「立廟祭祀」。這就是此碑的意涵及黃帝陵的由來。

橋山龍馭碑

黃帝陵墓塚

碑的後面即為黃帝墓,是高約三米多的扁平土塚,下方築有方形矮牆,周長四十多米,雖然與後來的帝王陵墓相比,相對較小,然而被稱為「天下第一古墓」,列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三人緩緩沿墓塚繞行一周,圓滿結束了謁陵行程。

在我耄耋之年,能以登上橋山之顛,親身敬謁中華始祖黃帝之陵寢,追思先祖功德,抒發民族情懷,這是我一生中值得慰藉的快事。心裡裝滿了喜悅,以至所有的疲勞似乎都離我而去。

此時已近規定時限,陵園內旁無他人,不敢久留,我們三人仍結伴下山,返回集合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