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逼入「師」途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逼入「師」途

剛懂得選擇志願的時候,首先就排除了「教育」。因為生性木訥,最怕與「人」打交道,「教育」是樹「人」的大業,我幹不了。

抗戰期間,做了流亡學生,考上西南聯大,到昆明就讀。學校對戰區來的學生,除了免繳費、供住宿,還發給伙食貸金;可是其他生活費用,仍得自行籌措。朋友介紹了一份家教,給一個初二女生補習數、理、化和英文,待遇不錯。我別無選擇,就這樣跨出了踏上「人師」道路的第一步。

這女孩出自鄉紳之家,文靜好學。為了想讀高中,從縣城轉學省城,寄居姐姐家裡。當時雲南民風保守,對老師十分尊敬:上課時奉茶奉點,往來專車(黃包車)接送。半年後,學生成績有明顯的進步,家長自動給我加薪。為了加強補習,並邀我暑假住到他們的湖濱別墅。一棟精緻的小洋房,除了僕役園丁,只有我們師生二人。湖(滇池)光山(西山)色,晨暉夕照,過了兩個月閒雲野鶴的日子。一年後,她考取昆明最好的女子高中(昆華女中),搬去學校住宿,我也就功成身退了。

當地有心人士,在我們學校附近辦了一所私立中學。校長以下教職員工,大半都是我們西南聯大的工讀生。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一位初二國文老師,因急事要離開,知道我在求職,問我願不願意替他代課。雖然校方對師資並不嚴格審查,但是一個念化學的人去教國文,總是比較吃力。為了生活,我還是硬著頭皮應承了。那位老師臨行特別交代:他正在講授「正氣歌」,希望我能替他教完。

這可害苦了我,文天祥的正氣歌,我在初中也曾讀過、背過。但是那麼多典故成語,當時就感到艱澀,現在要對著學生講清楚說明白,可得好好下一番功夫。整整花了三個晚自習的時間,翻辭源、找參考,還請教了國文系的學長,才算應付了過去。沒有想到二十年後在臺灣,竟有一位當時班上的學生,輾轉問訊,專程從臺中到臺北來看我,特別提起那篇正氣歌,影響他選擇終身保衛國家的軍職。

第三次教書已經是畢業以後了,我嚮往的工作,託人推薦遲遲沒有回音。貸金停發了,學校宿舍也不能久住,又是生活所逼,應徵到當時被視為邊遠地區的雲南大理師範學校教了一學期化學。蒼山洱海,南韶古國,如今已是觀光熱點。我六十年後舊地重遊,已經找不到街邊賣大理石的店舖,導遊也不知道那蒼山頂上有一處尉遲恭洗馬池的遺跡。

抗戰勝利,結伴還鄉。在上海結婚,外子去臺灣工作,把我留在姐姐家裡,等他安親接眷。報上看到臺灣徵求中學教員的消息,就去應徵。外子的工作地點在高雄,我選擇了高雄第三中學。

到了高雄才知道,這第三中學在岡山,只好往返奔波。校方排給我的課程是初一的國文和算術。有過教初二國文的經驗,教初一國文應該沒有問題。豈知這批光復初期的孩子,毫無中國語文的基礎,連說國語也才剛剛學會。我又不懂臺灣話,溝通成了問題。課文中的實物,有時我要在黑板上畫出來,再教他們發音。有的詞句可以借助肢體語言來表達。可是一些形容詞、虛字眼可就難倒我了,不得不臨時找來會說臺語的老師幫忙傳譯。這樣辛苦地教完一個學期,寒假後,我就轉到高雄市區的省立高雄女中去了。

這時我已經發現:教書是社會上需求量比較大的工作,教書的人際關係比較單純,相處也北較率真,並且是已婚婦女能兼顧家庭的職業。就此,死心塌地,勇往直前,邁上這條「人師」的大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