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阿根廷遊記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阿根廷遊記

2009 年 1 月 12 日,應小女兒一家之邀請,從三藩市機場起飛經休斯頓,於 13 日抵達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出了海關大廳,他們在大門口迎接,歡迎我們到來,親吻擁抱,非常快樂,個個容光煥發,身體健壯,令我們很高興。大家坐上小轎車,說說笑笑,很快融入南美洲綠色大自然之中,蔚藍天空,陽光普照,大平原,心情格外開朗愉快。

一﹒阿根廷國名的來歷

南美洲大陸的阿根廷共和國,歷史較短,人們知之不多。阿根廷面積二百七十八萬平方公里,由二十二個省,一個地區(火地島)和首都組成。為拉美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人口三千九百三十餘萬,白種人占 97%,多屬義大利和西班牙後裔;印第安人三十八萬餘,華人六萬。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宗教自由,87% 的居民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基督教及其他宗教。

阿根廷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為山地,約占全國面積的 30%;中部和東部是平原,為著名的農牧區;北部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高原,阿空加瓜山海拔 6,964 米,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 4,700 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氣候溫和。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溫帶氣候。

農牧業是阿根廷的經濟支柱,盛產黃豆、玉米、小麥、花生、肥美牛羊等,具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農牧業產品是國際市場的緊俏商品,大量出口中國與世界其他各國。

農牧業農場化,農場主集中經營管理,使用世界一流的現代科技,機械化耕作,農牧業人口降低到總人口的 21%。

阿根廷國名的來歷:在西班牙語中,阿根廷與拉普拉塔兩詞意義相同,均為「白銀」。1527 年,西班牙探險家塞瓦斯蒂安.卡沃托率領一支遠征隊到達南美大陸後,從一個寬闊的河口溯流而上,深入到內地。探險家們發現當地印第安人佩 帶著很多銀製的飾物,以為當地盛產白銀,便將這條河命名為拉普拉塔河,把這一地區稱為拉普拉塔區。西班牙殖民統治者,後來又將拉普拉塔區改為省。1916 年 7 月 9 日,拉普拉塔省宣佈獨立,並將國名正式定為阿根廷。阿根廷一詞源於拉丁文,不僅是指具體意義上的白銀,同時寓意「貨幣」、「財富」。這塊廣袤的土地上雖不產白銀,但有著肥沃的土壤,豐茂的草原,良好的氣候。這使阿根廷成了「世界的糧倉和肉庫」,財富滾滾而來。因此,把這個國家稱為「阿根廷」,真是恰如其分。

二﹒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

這是個開放的大城市。不但代表了阿根廷,更代表了整個南美洲文化與藝術的結合,有「南美洲巴黎」之稱。面積二百零二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一千萬(含市內人口三百萬,餘為市郊人口)。

在歷史上,這個大都市為兩次建成。第一次是 1536 年西班牙殖民官唐彼德.門多薩最初搭建的堡塞,取名為「聖靈之城」與「好空氣聖母港」;第二次是 1580 年之後保持至今。胡安.加賴伊將其名為布宜諾斯艾利斯。

十九世紀,為開發這廣大的平原,在阿根廷政府優惠政策鼓勵下,開始有大批移民抵達這沉寂的港口。有西班牙、意大利、敘利亞、黎巴嫩、波蘭和俄羅斯等國人,這些移民為這裡增加了獨特的多元文化特質。

二十世紀期間,陸續來的新移民,以鄰近的拉丁美洲、日本、臺灣和中國大陸為主。他們帶來新一波文化價值觀。來自世界各地的各式宗教、文化、信仰的人群融合一體,這個城市變成了多元化的國際大都會。

華人移民比較晚,50 年代到 90 年代不足五千人,其中來自中國大陸者少於二百人,其中全是上海、浙江人。1991 年開始,福建農民工借高利貸,通過「人口販子」移民來這裡。這些農民工助長華人企業大發展。他們掙苦力錢還高利貸,一天要幹十二至十六小時。四個阿根廷人做的事,華人一個人加班加點就完成了,他們只要有「三飽一躺」就可以了。

三﹒文化之國

阿根廷的文化國寶:探戈、足球、烤肉。

體育有二十支甲級球隊俱樂部,其中有八支在首都。國內的冠軍杯名列世界前五名重要賽事,與歐洲杯劃上等號。

史載,十七世紀開始有馬球運動,具有優雅的時尚氣質的這項運動,是上流社會的運動,馬球運動仿彿化身為貴族的代表和象徵。可以說,足球代表熱情,馬球則是高貴。

賽馬是一種平民運動,是賭注最大的比賽。

賽車也是經常性的運動。每到周末,從各地湧來首都數千名觀眾,享受賽車競爭的激烈刺激。

阿根廷人熱情好客。來到這裡,他們會請客人吃塊烤肉品嚐香味,喝口馬黛茶(當地最具風味的飲料),聽聽探戈樂曲,觀賞探戈舞。探戈是阿根廷國寶級舞蹈。

四﹒阿根廷的民族習俗

在阿根廷現有民族中,要數高喬人的服裝最為華麗、最具有民族色彩。他們穿著肥大的燈籠褲,方格細布的短衣,腰繫寬皮帶,短衣上面披斗篷,脖上圍著圍巾,腳穿草鞋或皮鞋。

各級城市,小學生都穿著統一的白色亞麻布製作的白色校服。從小學起,男生要穿到小學畢業,女生要穿到初中畢業。

阿根廷人視水為聖潔的象徵,水可以沖刷掉一切污穢。元旦日,人們舉家去江邊河畔,把一籃鮮花撒在水上,爾後全家跳進「花海」中,用花瓣揉搓,洗「新年浴」,以求聖潔和安康。

每年 2 月 22 日至 3 月 9 日,為阿根廷的傳統節日 – 葡萄節。每年此時以全國選美比賽為高潮,每一年有近六萬人參加選美比賽,經多次預選,最後選出葡萄女王皇冠的獲得者。

五﹒主要名勝

羅斯格拉希亞雷斯冰川國家公園: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西南部邊境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之一。這片山地冰川區,有 47 座極為壯觀的冰川,是從巴塔哥尼亞冰場漂移來的。

瓜拉尼耶穌會傳教區:由位於巴西南部的聖來格爾.德拉斯米希奧內斯,以及阿根廷境內聖伊格納西奧.米尼村、聖安娜村、羅雷托聖母村、聖母瑪利亞埃爾馬的村等五個村落組成。現仍可見一些學校、住宅、作坊等古建築遺跡。

伊瓜蘇瀑布:南美洲最大瀑布,呈馬蹄形,寬的 4,000 米,平均落差 72 米,由 275 股急流和瀉瀑組成。瀑聲遠及 25 公里,巨流傾瀉,被形容為「一個大海瀉入深淵」。

科隆大劇院:位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市內,始建於 1889 年,歷時十年。這個劇院以其精湛的雕塑技藝,豪華的現代設備,以及建築規模僅次於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和米蘭的拉.斯卡拉劇院,名列「世界第三大歌劇院」。

六﹒探戈舞蹈的來源

探戈的發源地在阿根廷,也是阿根廷的國寶級舞蹈。其特點:動作優美,快速連踢腿,轉身,甩頭,扭腰。男女高手共舞,勁道十足,配合的天衣無縫。

Tango(探戈)一詞,源自非洲,非洲一些地區方言中,Tango 意指聚會的場合。十八世紀末期,黑奴後裔稱他們常聚集唱歌跳舞的地方叫 Tango。

探戈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郊區誕生了。開始從一家青樓跑到另一家演出,以後在大宅院舞動,之後又走向中產階級家庭演奏,進而走向城市。

1913–1914 年,探戈風靡了阿根廷各地及法國巴黎舞廳。這種充滿異國情調的貼身舞步,令巴黎人耳目一新,成為一種潮流,到處充滿了探戈之風,桔黃色、探戈點心、探戈茶、探戈咖啡、探戈餐廳和探戈舞會、探戈俱樂部……

意大利、德國、英國等也不甘落後,很快趕上潮流。整個歐洲都有阿根廷的老師在開班授徒,還建立了探戈學院。1914 年傳到美國。

探戈成功地席捲了歐美之後回到阿根廷,也從風化場所轉到高級餐館、夜總會。出名的加載爾、拉薩諾兩人組,也同時在首都第一間擁有舞池的夜總會餐廳登臺。

1880–1920 年間,自成一格的演奏家,人們稱之為「老衛兵」(La Guardia Vieja),其成員以意大利移民的後裔為主,以自己的樂器即興演奏,其最大的功德在於炒熱探戈在歐美的名聲。1942 年成立「新衛兵團體」,這支新樂隊加入複調音樂和多重伴奏。

著名的探戈音樂家,阿斯托.皮亞索垃(1921–1992),使探戈樂曲成為主流音樂,影響深遠,成為探戈演奏中不可缺少的詮釋的旋律,將探戈推上第二高峰。

1985 年,在紐約百老匯阿根廷探戈大型舞臺劇的成功演出,並前往全世界巡迴演出,再度引發探戈的熱潮,使之成為高雅前衛的代名詞。

探戈天王卡羅斯.加載爾(1887–1935)的歌手生涯是從阿巴斯托一間酒吧開始,結果歌聲驚天下,很快走進最高級的夜總會,開始出現在歌劇院、電影,還錄製了無數唱片,進入巴黎,風靡整個歐洲。其魅力席捲西班牙、美國。他的肖像成為阿根廷人的象徵。從 1929 年到 1935 年,他所拍的一系列電影至今仍在阿根廷電視重複播放。正當他的事業如日中天之時,1935 年突然死於哥倫比亞的空難中。

2009 年,阿根廷和烏拉圭聯合推薦的探戈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探戈代表拉布拉達河區的文化特色,包含了舞蹈、音樂、詩詞、歌唱、電影和歌舞劇的藝術。

七﹒南極大陸平衡地球氣候

南極洲大陸總面積約 1,400 萬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乾燥、最冷又多風的地區。陸地常年冰雪覆蓋。少數濱海地帶未被冰封,約佔總面積 2%。也是世界所有大陸中海拔最高的,平均高度約達 2,050 米,而其他大陸平均高度僅達 600 米。整片南極洲均覆蓋厚冰層,且有寬闊、高聳的山脈,縱橫的山脈高度大多是海拔 4,000–5,000 米。在海上還有座活火山。

南極海是最深、最冷、最多風雪的海域。降雨少、無夏天,雨季來時悄然無聲,無閃電、無雷聲,卻夾帶著極大的風雪。夏季平均氣溫:沿海地區 0 ℃;愈深入大陸氣溫愈低,平均低達零下 35 ℃;冬天生存更難,沿海岸線一帶平均溫度零下 15 ℃ 至零下 30 ℃;大陸中心更低到零下 40 至零下 70 ℃。

南極洲常出現特殊的、最非凡的南極光景觀。這是由兩極磁層中的電場和高層大氣中的分子與原子間緊密的電子活動,所產生的極美麗的光。

氣候極端惡劣,低溫、強風。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大的限制,在陸地上僅有少數動、植物存在。植物有藻類、地衣、苔蘚、真菌及地錢和兩種高蘇的開花植物。動物只有昆蟲。在海中的動、植物則相當豐富及多元化,一種磷蝦是鳥類和鯨魚的主要食物。另有兩種哺乳動物生存於此:海豹、海象。世界上已有的十七種企鵝在這裡可看到:帝企鵝、國王企鵝、阿德利企鵝、巴布亞企鵝、帽帶企鵝(又名南極企鵝)、喜石企鵝和浮華企鵝等。另外有信天翁、海燕、鸕鷲、海鷗、銀鷗、南極海燕和賊鷗等,候鳥亦會在夏天遷徙到此。

為全球生態平衡作出巨大貢獻。南極洲的生態系統,在經過長期演化適應過程後,已達到了一個平衡點。任何外力的介入,都可能造成破壞而影響平衡。這裡的生態環境對全球的生態平衡點占有重要地位。這裡的冰層佔全球的 90%,而且反射出 50%–90% 接受日照。因此,南極洲決定了全球的氣候。

整片南極洲大陸地下的礦物層,含有大量的天然氣和石油。一旦開採,對未來可能造成影響。為保持生態平衡,國際公約禁止未來至少五十年不得開採。目前已有四十個國家簽約依《南極條約》規定,共同維護這片大陸的資源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