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黃斑症經驗談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黃斑症經驗談

黃斑症經驗談

老人視力的殺手不再可怕

一九九五年,筆者突然感覺視力異常,看到門框窗戶等直線都變成波浪形;玩方城之戲時也發現整齊砌好的牌好像是 Sine 曲線一樣,問及同學們(都在七十五歲左右)大家都不知道是甚麼原因。

當年回臺,次日即去臺中榮總找熟悉的大夫診治,大夫檢查後告知是視網膜出血。當即安排做螢光眼底攝影,以確定出血的位置後,再做雷射凝固處理。一週後去看攝影結果,大夫告以底片沖洗不好,一月後再攝影一次。

無知造成傷害

我隨即去臺北女兒家小住,女兒也安排我隨他們一同去健康中心鍛鍊身體。我去健康中心大部份時間是在三溫暖的溫水池中泡水,常泡到滿頭大汗,並自以為血液循環增快有益健康。一週中,共去了三次。回臺中再去榮總,大夫檢查右眼,並立刻對我說:「老先生,你的右眼黃斑被血痂遮蓋了,以後不能再看書了!」我當時頓感驚奇,難怪近來右眼視覺有模糊之感,細想其原因,很可能是在健康中心泡溫水池的後果。我最初發現直線變形沒有立即就醫,延遲了四、五個月;回臺後又泡溫水池,更加重了出血。一連串的無知終使我患上了黃斑症。

螢光眼底攝影

螢光眼底攝影之目的,是確定視網膜上出血的部位,攝影時一位護士負責攝影,另有一位助理大夫在左手腕上注螢光液。此時病人須張大眼睛,強光照著極為難受。護士小姐也不停地叫著:「眼睛張大、不要動。」三十六張底片,每眼各照十八張,好的眼睛也拍照,以便互相比較。當螢光劑流過視網膜出血處時,底片上會有螢光顯現。換言之,有螢光處就是視網膜之出血處。

甚麼是黃斑症

放大請點擊

眼球後部視網膜的中區稱為黃斑(Macula),有形成中心視力(閱讀及看電視)的重要功能。黃斑症是「黃斑變性」或「黃斑退化」(Macular Degeneration)的簡稱。五十五歲以上的人即可能患有此症。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黃斑症是瞎眼的主要殺手。形成此症的因素有:遺傳,動脈硬化症,眼傷及其他不明原因。

所幸廣大的視網膜,其周邊依然可以視物。因此,患黃斑症的人雖然不能閱讀、看電視及上電腦,但仍然可以自已照顧生活,也可以上街買報紙等簡易事務。

黃斑症分乾黃斑症與濕黃斑症兩種,乾式為黃斑之功能因年老而退化,這是老年人無法避免的現象。濕式則是視網膜中心因年老而增生微細及脆弱的血管。這些血管極易破壞而出血,從而破壞視力,並形成斑痕組織(即血痂)。結果是不能閱讀及看電視等後果。筆者患的即是濕黃斑症。

如何醫治

乾黃斑症因老化所致,無法醫治。但近來研究顯示,服用某種維他命,可以防止此病的發生。溼黃斑症最初發現時,前文已經介紹,先做螢光眼底攝影,再利用焦聚準確的雷射,經眼球描準出血口將其凝固(俗稱銲死),最近報載已研發一種「冷光」雷射,即令出血口靠近黃斑也可以使其凝固。

如濕黃斑症已形成斑痕組織,則全世界的眼科大夫(包括目前我在美國的名大夫)都說無法診治,但臺北榮總眼科的林伯剛大夫於數年前獨創新法,已成功地為無數此類患者治癒。其方法是:

一.在眼球注射一種液體後,仰臥八小時,該液體可使血痂與視網膜之粘附力溶解。

二.再注射一種液體後,撲臥幾小時使血痂脫離視網膜。

林大夫的發明,世界日報於數年前已有報導。筆者於當年回臺後立即去找林大夫。經檢查後,他說我的血痂不但面積太大、太厚,而且時間太久,無法脫離。唯一的方法是動大手術,切開眼球,剝去血痂。能否恢復視力,他沒把握,最佳情況或可能恢復到 0.2。此外,也須住院一週,三個月不能飛行等限制。他建議以筆者當年已近八十,似無此必要,因筆者的左眼尚屬正常。

據大夫告知:若一眼已患黃斑症,則另一眼遲早也有可能。但筆者蒙上帝保佑,八、九年來幸得維持健康,終日不停地閱讀,也不停地寫作消遣。唯一感覺不便的便是一隻眼觀物沒有焦點,如剪指甲旁的倒刺,或穿針線等,根本對不正。

如何預防

老年人應每天自我檢查,方法極為簡單。先閉上左眼,用右眼注視屋內的窗門的框架等直線是否變形。如在室外則可注視電線桿,電纜及招牌等直線物品,然後閉上右眼晴檢查左眼。如發現變形,則應儘速請教醫生。醫生則是給你一張小表格(即愛門斯列表,Amsler Chart),使用非常簡單。其方法是:

一.把小表格貼在牆上,其高度與眼齊平。

8 黃斑表格

Amsler Chart(愛門斯列表)

二.站在離表 12 吋的距離注視圖表。

三.閱讀時須戴眼鏡者,測試時也應戴眼鏡。

四.兩眼分別測試。

五.注視圖表的中心點,如中心部分看不見,或線條看來彎曲,則應儘快看醫生。

親愛的銀髮族,黃斑症雖然是老年人眼睛失明最厲害的殺手,但只要你對它有充分的認識,每天自我檢查,實在是不再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