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中西合治」有險阻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中西合治」有險阻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骨質疏鬆症、椎間盤突出、男性前列腺肥大,多與老年人形影相隨,苦不待言。尤其是我們華裔,很多人相信中國傳統醫學,患病之中除了服用西藥外,有時還很想吃點中藥,盼望諸恙皆除,相得益彰,來個「中西合治」。然而,這種「土洋結合」的服藥方法能達到安全嗎?筆者回答是「非也」,或許會有潛在風險,自討苦吃;欲速則不達,物極必反,「賠了夫人又折兵」,讓仇人笑掉了牙。

我的一位近鄰好友,已年過古稀,性格內向,不善言語,情緒低落;自己知道罹患「死神」—— 冠狀動脈硬化狹窄的冠心病,常常會有討厭的心絞痛,時時感覺到會有死神降臨的冥想。西醫處方硝酸甘油(口含)、阿斯匹林片 81 mg,每晚服用一次,旨在擴充血管、抗凝血性血栓形成,力求盡量避免血栓所造成的血管阻塞,防止由此產生的中風或猝死。可是這位忠厚的老兄,害怕過早的離開這個自由國度、移民特大熔爐和親友們,自作主張,稍稍地又去尋求中醫治療。他只顧滔滔不絕訴說自己的種種症狀,並沒有和盤托出剛剛看過西醫又吃過西藥,而是顧及中醫面子,而未講自己已經光顧過西醫診所。那位中醫師來自中國北京,也小有名氣,臨床經驗豐富,但在不清楚服用西藥的情況下,開始處方用藥 ——「補陽還五湯」、「血脈逐瘀湯」等活血化瘀著名有效方劑,要幫助他「通血絡」、祛病邪。結果很可能出現反效果,會使小出血變成大出血,小中風可迅速惡化成為嚴重大中風,危及生命。無獨有偶,我找他聊天,消磨時光,突然看到他臥室內有不少新配的中草藥包,便詳加詢問,他終於說出以上情況。為此好言相勸,闡明中藥、西藥不要同時混合應用,否則可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當時,我見他面色改變,隨即用大陸「十年動亂」中流行的一句「名言」,說什麼醫生的話只能聽取 50%。哈哈一笑,化解緊張氣氛。

「落霞時刻勝似金。」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往昔勞碌一生,老來也該享受一番,不枉人生。筆者在過去數十載的醫學教育和臨床實踐中,老年人類似這種中西藥混著吃而吃出問題的個案,可說是層出不窮。平常服用中西藥的老年朋友們,不管去看西醫或中醫時,一定要如實相告,讓醫生知道自己還在服用中藥或西藥的情況,就診時最好隨身攜帶藥並供醫生參閱。此乃對自己性命負責,絕不可馬虎。

中醫、西醫診療疾病的方式方法,有很大的差異;當然,殊途同歸,一切為了病人的健康,救死扶傷,益壽延年。中醫多採取「望、聞、問、切」—— 四診、「小綱」、「理、法、方、藥」,從患者 整體出發,培元祛邪,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辨證論治」,恰到好處。西醫通過追尋病史、臨床主症、多種現代化檢查,綜合判斷,得出印象後確診,力求治標、治本;可以說中西醫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特別是老年病人,宜審慎選擇,休要偏頗。

高血壓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患,美國醫院醫生處方常用的降血壓藥物,如 Lisinopril 40 mg、Amlodipine Besylate 10 mg、Hydrochlorothiazide 25 mg,通常每日一次,空腹服用,療效顯著,由醫生視情增減藥物劑量與更換新藥;假若你擅自購買中藥「當歸」服用,則會有異常反應,突發性血壓過低,出現頭昏、目眩、四肢無力,跌倒,休克等,有潛在性危險。此外,有些中藥會降低西藥的效用,有些則會提升西藥的功能。老年人吃保健藥品時,也要請教中西醫師,謹防誤服誤治,弄巧成拙,得不償失。「醫生的話只能聽一半」,此乃屁話文化,不可信也!

最常見的中、西藥互為干擾的例證,例如中藥之牡、石膏、龍骨、石決明等,與抗菌藥物先鋒黴素、頭孢素一起服用,則會嚴重干擾西藥的療效;中藥之烏梅、女貞子、五味子、山楂,如與碳酸氫鈉同時服用,會明顯影響效果。中藥中最常用的甘草,如與西藥中的抗高血壓藥、利尿劑、抗凝血劑、抗血小板劑、纖維蛋白分解劑、糖尿病用藥、皮質素膽固醇等一起服用,則會降低西藥療效,難以控制病情惡化。滋補佳品 —— 人蔘,可加強糖尿病藥的作用;但又能增添高血壓用藥的副作用,要嚴加注意。中藥材烏梅、五味子、山楂、山茱萸、女貞子等,如與磺胺類藥物一起服用,會增加尿結晶快速形成,造成尿路結石,對腎臟帶來傷害。

血液 = 年輕活力

人體的血液,在星羅棋佈大大小小的眾多血管中恰似辛勤的搬運工,分佈在人體全身上下各個角落,不分日夜,一刻不停的奔流運送著人體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到無數的細胞組織,為人類健康、快樂美麗,忠誠地把守關口,認真負責,一絲不苟,難能可貴!血液是青春的決勝點,可以說血液 = 年輕活力,絕非誇張。醫院裡常對危垂的傷病員給予急救治療性輸血,多能起死回生,挽救性命。因此,世人對自己的鮮血是非常珍惜的,不難理解。然而,人體內的造血機器,既精密又靈巧,健康的中青年人甚至進入老年行列者,仍可以少量獻血,拯救病人,功德無量。適當增進營養,很快就可復原,並不妨害健康。

人體內流動的血液量,僅有人體重的 8%,也就是說,譬如五十公斤的人,其血液總量為四千毫升;六十公斤的人,就只有四千八百毫升。此外,在某些特別狀況下,如女性月經期,緊急捐血、大量流汗、嚴重失水、肚子痛時,其血液總量則會稍微減少。不過,及時採取科學措施,則會很快補回來,不必多慮。

因為人體內的各式各樣形式的細胞,隨時迫切地需要供應新鮮的足量血液運送養份,否則會一命嗚呼!所以血管合理分佈在全身上下每個角落,如果把動脈、靜脈、微細血管全部連接成一直線,那真是了不得,居然有九萬公里長,相當於繞地球兩周哩!可見血液流動量的路途是多麼漫長啊!真乃出乎人們意料,人體的馬達 —— 心臟,撲通一下,忠於職守的血液,便開始從心臟出發,經由長長的血管流經全身,一部分則經過心臟,到達兩肺,交換二氧化碳和氧氣後,再回到心臟。這樣看是漫長的流動過程,實際上只需要一分鐘就可以完成「吐故納新」的任務。一般都於秒快速準確運作的,因此行經動脈時速度要比回程的靜脈更快,血壓也相對較高。

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人體內的微血管,佔血管總體的 90%,其精細度很出奇,只有毛髮的 1/20,通常毛髮為 100 um,微血管僅 4.8 um。說明外科手術時修結微血管何等不易!此外,血液還以多面貌,幫助身體提供營養和代謝老廢物質。例如汗、尿的前身就為血液;眼淚也由血液演變而來;母乳也從血液中精取而來。因此,人們要講究合理營養,適時補血、補充水份,勞逸結合。老人們更應珍惜血液,維護健康,力戒貪欲,清靜無為,頤養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