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中醫保健知識(三)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中醫保健知識(三)

上一篇:中醫保健知識(二)

哪些人的身體容易「發酸」:

一﹒熬夜一族。晚上一點以後不睡覺,人體的代謝作用會轉由內分泌燃燒,用內分泌燃燒產生的毒素會很多,會使體質變酸。通常熬夜的人,得慢性疾病的機率會比抽煙或喝酒的人都來得高。所以每天儘量在晚上十二點以前睡覺,不要常熬夜。若非要熬夜,一星期以一次為限。熬夜時不要吃肉,儘量吃碳水化合物,這樣隔天才不會很累,可把傷害減至最低。

二﹒宵夜一族。凡是晚上八點以後再進食,就可稱作宵夜。吃宵夜隔天易疲倦,爬不起床,肝也會受損。因為睡覺時,人體各器官活動力降低,處於休息狀態,這時讓食物留在腸子裏會變酸、發酵,易產生毒素,傷害身體。

三﹒早餐的「逃兵」。一天三餐中,早餐最重要。但許多人不吃早餐,一早空著肚子,體內沒有動力,會自動使用甲狀腺、副甲狀腺、下腦垂體等腺體,如此易造成腺體亢進、體質變酸,長期下來,易導致各種慢性病。

四﹒「精食」一族。少運動且整天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最容易犯這種錯誤。因為吃得少又刻意選擇很精緻的食物,少吃粗糧,這類人的腸子老化得特別快,肝功能也會變差,排便是黑色的,而且常會便秘。因為精緻食物缺乏纖維素,會導致腸子功能變差,甚至萎縮,你所吃的食物變成了毒素,使你體質變酸,慢性病也開始了。

男人應該注意的:

一﹒睾丸變化。睾丸癌多發年齡段為 20–39 歲。美國癌症協會建議,男性每月應自我檢查睾丸情況,包括睾丸大小變化,有無出現明顯的腫大或縮小,陰囊內有沒有出現包塊、陰囊墜痛感等,有問題應及時就醫。特別是感到陰囊墜脹,感覺裏面像是放了一個煤球,並持續一周以上,要馬上找醫生診斷。這是睾丸癌最典型的前兆,需要進行血液檢測和陰囊超聲檢測。

二﹒小便問題。隨著年齡增加,男性小便問題日漸普遍,尿頻、尿急或尿不淨較常見。如果症狀加重,特別是小便有強烈的緊迫感,應警惕前列腺癌。通常應做直腸指檢,醫生會告訴你是否前列腺肥大,它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症狀。

女人應該注意的:

腹脹。很多女性認為腹脹極為常見,不必大驚小怪。但是,這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天津市腫瘤醫院腫瘤預防醫學中心主任劉俊田介紹,腹部持續腫脹、有壓迫感及疼痛、腸胃不適,出現進食困難或極易有飽腹感,持續數週,都可能是卵巢癌的徵兆。

男女都應該注意的:

一﹒乳房硬塊。乳腺癌不是女人的專利,男女都應該積極預防。女性如果發現乳房皮膚發紅、有腫塊,就要分外當心。「尤其是乳房出現皮疹,並且持續數周不退,必須去檢查。」腫瘤學家漢娜.林登博士說。此外,她指出,非哺乳期的女性,乳頭凹陷,並且常常流出液體,也是不好的信號。對於男性來說,如果乳房皮膚起皺、乳頭收縮或不對稱、乳頭大小和形狀改變、乳房紅腫、出現硬塊等,都是乳頭發炎的表現,也是乳癌的症狀。劉俊田進一步解釋,這種乳房腫塊一般不疼,但會逐漸變大。

二﹒疼痛。美國癌症協會表示,隨著年齡增加,身體疼痛會增多。但是身體某部位莫名出現疼痛並持續一周以上時,應儘快查明原因,因為無緣無故的疼痛可能是癌症徵兆。比如,長期腹痛是大腸癌的症狀,胸部疼痛可能是肺癌引起的,骨頭酸痛則可能是癌症轉移的症狀。劉俊田指出,胰腺癌會表現在上腹區,如臍周或右上腹出現頑固性鈍痛或絞痛,可陣發,也可呈持續性,通常會逐漸加重,向腰背部放射。

三﹒淋巴結變化。林登博士表示,不管身體哪個部位,尤其是腋窩或頸脖出現淋巴結腫大,切不可掉以輕心。如果淋巴結持續增大,超過一個月,則很可能是乳癌或腦癌的症狀。

四﹒發燒。發燒一般由流感、肺炎或其他炎症所導致,然而,不明原因的發燒就可能是危險徵兆了。美國癌症協會表示,癌症擴散至身體其他器官時,通常會導致發燒。淋巴瘤、白血病等血癌也有發燒症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主任徐志堅補充,淋巴瘤在早中期會表現為持續低熱,體溫在 38 攝氏度左右,當合併感染時則可能高燒。必要檢查包括:X 光胸透、CT 掃描、核磁共振檢查等。

五﹒體重莫名降低。不用費勁就能減肥的確令人高興,但是如果一個月內既沒增加運動量,又沒減少飲食,體重卻莫名其妙下降 10%,那就應該及時就醫。體重急劇下降、厭食、反覆腹瀉和便秘是最常見的肺癌、胃癌、腎癌及大腸癌症狀,對女性而言也可能是甲亢。

六﹒持續腹痛且伴抑鬱。美國癌症協會官員萊昂納多.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如果腹部持續疼痛且伴有抑鬱症狀,極可能得了胰腺癌。因為專家發現,抑鬱與胰腺癌關係極大。其他症狀還包括:黃疸或大便呈反常的灰色。

七﹒疲勞。一般來說,感覺疲勞,是癌症已有所發展的徵兆,但對於白血病、腸癌和胃癌來說,可能發病初期就會感到疲勞。癌症的疲勞和普通疲勞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癌症協會專家表示,普通疲勞休息一下就會消失,而癌症的疲勞不論怎麼休息,都會覺得很難改善。

八﹒咳嗽不止。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拉尼特.米歇裏博士表示,如果莫名其妙的咳嗽持續不斷,超過三至四周,就應該及時看醫生,有可能是肺癌或喉癌的徵兆。

九﹒吞咽困難。李奇頓菲爾德博士表示,長期的吞咽困難,可能是喉癌、食道癌和胃癌的徵兆,應該儘早接受 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所謂吞咽困難,劉俊田介紹,一般指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內有異物感。有人即使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像有菜葉、碎片或米粒樣物貼附。吞咽下食物後會感到食物下行緩慢,甚至停留在食管內。

十﹒皮膚變化。美國費城福克斯蔡斯癌症研究中心腫瘤學家瑪麗.戴利博士提醒,皮膚突然出現包塊或者色素沈著,並且變化明顯,都可能是皮膚癌的徵兆。觀察幾周後就應該立即就醫。另外,無論年老年輕,一旦皮膚突然出血或者出現異常剝落,也應該去看醫生。

十一﹒異常出血。米歇裏博士表示,便血除了痔瘡外,很可能是腸癌的症狀,必要時應該接受結腸鏡腸癌篩查。北京同仁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陳山也提醒,40 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女性經期之外,如出現無痛尿血或排尿困難,應警惕膀胱癌或腎癌。腸癌除了便血以外,如果腫瘤生長在靠近肛門處,還可能出現大便變細、次數增多等症狀,甚至引起大便困難。

十二﹒口腔變化。美國癌症協會指出,吸煙者要特別注意口腔及舌頭上出現的白色斑塊,這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 黏膜白斑病。

十三﹒消化不良。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以及女性(孕期除外)長時間不明原因持續消化不良,可能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症狀。

腦卒中

即人們常說的「中風」,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中風兩大類;通俗地說,就是包括腦出血和腦梗塞(腦梗死)。卒中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及復發率高的特點,目前已成為僅次於缺血性心臟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首要的嚴重致殘原因。

發生中風,必須馬上到醫院就診。腦中風的症狀很容易識別,一般表現為口角歪斜、偏側肢體麻木無力,有的還伴有頭痛、嘔吐、不會說話或說些讓人無法理解的話,嚴重的可能不省人事、大小便失禁。腦出血的發生一般很突然,在用力時或情緒激動時(如吵架、生氣時,打麻將贏或輸時)發生,而腦梗塞則多見於半夜或清晨醒來發現自己無法起床。還有的中風發生在平常活動中甚至僅從椅子上站起時。

話又說回來,中風是完全能夠預防的。只要飲食合理,注意控制血壓,多參加有利於身體健康的活動,加強對相關疾病的防治,可以將中風的發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近來中風發病率和病死率下降的事實,也充分說明中風預防的效果。

儘管我們目前還不能全面說出死亡率下降的所有原因,但毫無疑問,中風病人死亡率下降,與近來重視中風的預防有關。人們已越來越懂得如何去減少或消除中風的危險因素,如積極治療高血壓、防止肥胖、減少膽固醇食物的攝取,以及禁止抽煙等。控制和去除危險因素,肯定能夠預防腦血管病的發生。

預防中風有下面一些措施:

一﹒穩定情緒

極度憤怒或緊張,均可誘發中風。故患者應保持樂觀愉快的心理,狂喜、暴怒、憂鬱、悲哀、恐懼和受驚都會誘發中風。

二﹒防止便秘 – 小心便秘是心梗導火索

大便乾結,易使腹內壓增高,血管外周阻力增強,血壓驟增,造成腦動脈破裂而發生中風,患者要保持大便通暢,每天定時大便,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油炸食品。

三﹒飲食低脂、低鹽

動物脂肪易使血脂升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增加中風的可能性;

食鹽過多,可引起水鈉瀦留,使血壓進一步升高。長時間血壓升高可誘發中風。

高血壓病與冠心病:

忌飲食過飽、看電視時間過久,忌隨意突然停藥。

腹部飽脹影響心肺功能,還可造成大量血液集中到腸胃,使心、腦等器官供血相對減少,容易誘發中風。

久看電視,大腦持續緊張,可使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血管收縮,血壓進一步升高。有些電視情節緊張,場面驚險,易使情緒激動,容易發生中風。

患者應遵醫囑服藥,若擅自停藥,可以造成血壓大幅度反跳,導致中風的發生。

一﹒堅持適度的鍛鍊

每天堅持散步,做體操或打太極拳,以增強體質,防止中風。

二﹒早治「小中風」

「小中風」的主要表現為自覺半身無力或半身麻木,突然說話不靈或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發生「小中風」的患者在一年內有 42% 發生中風。必須高度重視「小中風」,及早就診。

進行自我調節的十個穴位

中醫基礎理論中,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大作用,既是經絡之氣輸注於體表的部位,又是疾病反映於體表的部位,還是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施術部位。穴位具有「按之快然」、「驅病迅速」的功效。人體進行自我調節時,應當記住以下十個穴位。

一﹒血海穴: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凹陷上方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按揉此穴不僅能祛淤血,還有補血養肝之功效。按揉時以每天上午九 時至十一時為佳,每側三分鐘,力道以感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二﹒天樞穴:與肚臍同處一線,肚臍左右二寸處各有一穴。天樞穴集中了五臟六腑之氣,按揉此穴可促進腸道的良性蠕動,增強胃動力。可採用大拇指按揉的方法,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佳。

三﹒中渚穴:位於手背第四、第五掌骨間,掌指關節後方凹陷處,左右各有一穴(即離小指和無名指指根約二釐米處)。按揉此穴可有效緩解因伏案工作過久或猛然改變姿勢引起的眩暈。按揉時可用另一隻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上下用力,5–7 秒鐘後兩手交換。

四﹒迎香穴:位於人鼻翼外緣中點旁約一釐米的皺紋中(鼻翼外緣中點旁,鼻唇溝中)。按揉此穴可有效治療或緩解鼻炎、鼻塞、流鼻涕等症狀。

五﹒合谷穴:側腕對掌,自然半握拳,合谷穴位於手背第二掌骨中點的拇指側(將拇指和食指張成 45 度角,位於骨頭延長角的交點即是此穴)。揉按此穴可有效緩解牙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和打嗝等症狀。此穴以指壓法按揉為宜,指壓時應朝小指方向用力,而並非垂直手背用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此穴道的療效。

六﹒列缺穴:兩手虎口交叉相握,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於肺經、大腸經和任脈的交會處,對三者的經氣均有調節作用,適用于由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乾澀等症狀。

七﹒遲澤穴:手心朝上,肘內側橫紋上偏外一個拇指寬的凹陷處。按揉此穴對因肺熱引起的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有較好效果,對緩解和治療肘關節的痙攣也有一定作用。

八﹒內關穴: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後握拳並抬起手腕,可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神安神、理氣止痛和調節心律等作用。按揉此穴不必太大力氣,稍有酸脹感即可。

九﹒神門穴:神門穴位於手腕內側,小指延伸至手腕關節與手掌相連的一側,對於心慌心悸及失眠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按揉此穴力量不需太大,也不必追求酸脹感。

十﹒委中穴:屈腿時,膝關節後側出現橫紋,橫紋的中點處即為委中穴。按揉委中穴對治療腰背和下肢病症有良好效果。委中穴應取點按的方法,一點一放,同時以腿部的屈伸相配合。

食文化三字經

食文化,祖先傳。要養生,靠天然。冠心病,
吃銀杏。吃鮮橙,防卒中。吃西柚,防血稠。
吃洋蔥,腦路通。吃大蒜,降血脂。蘑菇餐,
防血栓。吃鮮薑,血脂康。木耳菜,降脂快。
菊花茶,降血壓。吃辣椒,脂肪消。氣血虛,
吃荔枝。葡萄甜,補血源。要潤膚,櫻桃汁。
常吃棗,不顯老。燕麥湯,皮膚光。食蜂蜜,
皮膚細。蘿蔔湯,治胃脹。紅薯蒸,大便通。
洋蔥好,防流腦。枇杷果,治咳嗽。吃苦瓜,
胃下火。柿子霜,治口瘡。吃芝麻,養頭髮。
要安神,吃棗仁。吃山藥,益補脾。吃百合,
益補肺。吃核桃,可健腦。吃蘋果,益補腎。
吃葡萄,補肝腎。吃鮮桃,益五臟。吃芒果,
止嘔吐。吃胡椒,祛風濕。烏龍茶,減肥佳。
身材秀,吃土豆。南瓜湯,減肥好。凍豆腐,
消胖肚。瓜菜豆,吃飽肚。胖莫怕,吃黃瓜。
吃桂圓,益養顏。牛肉幹,防蝶斑。花菜炒,
皮膚好。要防癌,蘿蔔好。香蕉甜,治胃炎。
吃鮮薑,亦壯陽。銀耳燴,能清肺。椰子果,
清肝火。紫菜湯,治口瘡。烏梅吃,痢疾止。
吃鮮橙,頭腦清,強心腦,防中風。吃蕃茄,
動脈康,順尿路,益心臟。祝朋友,永安康。
體質好,沒煩惱。

祝大家食出健康,提高生活質量,開心長壽。

同一系列:中醫保健知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