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安穩血糖,養怡之福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安穩血糖,養怡之福

糖尿病發病機制非常複雜,尚未完全搞清楚。「世界衛生組織」確認防止糖尿病必須「五駕馬車」:飲食控制、適當運動、藥物治療、健康教育、血糖監測,使與日俱增的億萬患者血糖穩定,降低嚴重併發症,化險為夷,雨過天晴。

然而,說時容易做時難。在這場沒有硝煙的「降糖持久大戰」中,卻有許許多多的糖友們遭遇悲慘下場,追悔莫及。不少糖友們以為糖尿病並不可怕,沒有「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和體重減輕症狀就沒事。僅靠無症狀來判斷病情,膽大妄為,從未重視血糖異常波動,只陶醉在一個「無症狀」虛幻危險狀態中,潛伏著「險象環生」。事實上很多血糖高病人,常無顯著症狀,但高血糖卻在悄悄地損害眾多血管內皮,影響心、腎、眼、耳、神經等生理功能,「凶惡糖魔」狡猾藏匿破壞機體,卻毫無察覺,最終死於無知,多麼悲哀!

筆者特別指出,血糖忽高忽低,給身體帶來的損害更加嚴重。長期血糖波動,恰似洪水拍打堤岸般不斷侵襲全身血管,嚴重損傷血管內皮,後患無窮。筆者從臨診中發現,多數糖尿病人危害沒達到一定程度之前,難以察覺。當病人出現慢性牙周病、視網膜病變、冠心病、心肌梗死、腎病、足病等併發症時,則病情已步入中晚期。說明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不僅與整體血糖水平升高密切相關,而且與血糖波動也呈「正相關」。血糖波動越大,危害也就越嚴重,形式嚴峻,刻不容緩。警鐘長鳴!

你可曾知道,糖尿病不僅血糖升高,卻也會常常出現血糖降低。原因何在呢?實際上是這樣的:正常人進餐後,胰線會分泌胰島素,又可分為「早期時相」和「晚期時相」兩個階段。「早期時相」高峰多在進餐後半小時至一小時出現,且分泌量較大,可為餐前八倍左右;「晚期時相」高峰多於進餐後九十分鐘左右,在餐後三小時恢復到基礎水平。很多患有早期二型糖尿病人,他們在進餐後,「早期時相」的胰島素分泌顯著減少了,「晚期時相」的胰島素分泌高峰則延遲至餐後二到三小時。胰島素降血糖效果顯著,因此餐後一至二小時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病人血糖則偏高;而餐後四至五小時,則由於「晚期時相」胰島素相對分泌增多,病人會突發「反應性低血糖」,頭暈、心慌、饑餓、冒冷汗,甚至休克昏迷,救治不及時則一命嗚呼,這絕非「危言聳聽」。糖友們要高度重視啊!一定要多留個心眼,隨身攜帶少許糖果、餅乾等,以應急需。

由此可見,血糖,關鍵要穩。血糖偵測,能快速提供資訊,乃糖尿病「維穩」的排頭兵。該不該用藥?選用何種藥?用多少劑量?究竟怎樣調整最佳治療方案,都得根據血糖監測結果來判定。缺少自我血糖監測,飲食、運動、用藥就只能跟著感覺走,而更嚴重的問題是失去了血糖監測的客觀依據,血糖老是控制不住,就容易引起併發症,最後慘死於非命。此外,在降糖治療過程中,若疏於經常監測,又會引發「低血糖」,可導致驟然意識障礙、昏迷乃至死亡;而且「低血糖」還會引發「反跳性高血糖」,影響對血糖平穩的有效控制,危機四伏。「病人才是降糖的主人,安穩血糖的頂樑柱」。自我檢測血糖的原則是:無論血糖多平穩,一周至二周時間內都要測血糖;包括空腹血糖與餐後一小時、二小時血糖。特別是需要注射胰島素的病人,剛開始必須天天查血糖變化。因胰島素調整治療方案需要根據血糖變化數據來進行,如果血糖波動較大,還得多查驗數日。要求清晨起來後監測「空腹血糖」,三餐後二小時分別自測一次血糖,臨睡前還要監測一次血糖,為了健康和生命,只好不怕麻煩。至於口服液降糖藥病人,也是要監測的,但頻率不必那麼高。血糖控制較好,空腹血糖在 7.2 毫摩爾∕升以下,餐後二小時血糖在 10 毫摩爾∕升以下,「糖化血紅蛋白」在 7% 以下,可一周中選擇一天來監測血糖,包括監測早餐前、早餐後血糖;必要時加測晚餐前和睡覺前血糖。然後收集兩周的數據,去醫院糖尿病專科請主治醫師考慮合理用藥治療方案,為病人排憂解難。同時定期到醫院監測「糖化血紅蛋白」,通常三個月查一次,取三次求平均值,觀察總體病情。

當今全球人口已近七十億,中國已擁有十四億人口,獨占全球首位。到底有多少糖尿病人?有人說高達一億,這種「富貴病」與日俱增。糖友們一定要自我監測血糖,控制總體病情,安穩血糖,養怡之福,活一百二十歲美夢成真,加油!加油!老友們多多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