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手術前後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手術前後

去年十月,老友楊來電話說他住院了。因前晚腹部疼痛難當,而次晨仍未見好,只好去凱瑟醫院急診。做了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打了消炎針,病痛雖然緩減,但尚未找出原由,仍要進一步瞭解。後告之 CT 發現胰臟上有一膿包。十一月初,他到三藩市的凱瑟醫院做活體檢查。兩周後,較詳細地瞭解到他的胰臟頭部長了一個約 2.5 公分的膿包,最好去除。十二月初,由家人陪同與主治的醫師約談了半小時。醫師說膿包如不取出,有 20% 的機會可能發展為癌,而早期胰腺癌診斷十分困難,一旦染上則存活率僅 5%。他認為楊君的身體狀況還好,要動手術最好趁早。楊有位朋友,五十多歲患此症,末期極為痛苦。他希望自己晚年有較好的生活質量,經考慮決定開刀。而且該醫生手術精湛,遠近聞名,他也比較放心,手術訂於今年二月上旬。一月下旬,又作了一次術前檢查,一切正常,預備接受挑戰。

我們常人對胰臟的理解不多。它形如長的梨子,被胃、小腸、肝、脾及膽囊所包圍,大動脈及靜脈在其後方,因此手術很複雜。胰臟為混合性分泌腺體,外分泌主要是胰液能中和胃酸,消化糖、蛋白質和脂肪。內分泌以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為主,能促進 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還能促進葡萄糖進入肌肉和脂肪組織細胞內。因此,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器官。

2 月 4 日,我們陪同他到醫院。八時許被推入手術室,九點多開始手術。據告,手術將會持續六至八個小時。時間在等待中度過,下午手錶似乎走得更慢。焦急中,終於在 6:40 左右看到執刀的醫生,他說手術順利,病人出血不多。化驗膿包後,並未發現癌細胞,我們都舒了一口氣。他終於被推出手術室,眼睜開了,但因嘴蒙了氧氣罩,無法講話,我們看了一眼就離開。次日,在加護病房見到,他已清醒,能與我們對話。第三天轉入普通病房,情況逐漸轉好,他開始下床走動。第九天出院,但回家後的日子才真正受到各種考驗。

體重下降不在話下。當時割膿包時,胰臟約有 1/3 被切除;而胃的下部同時也被切了小部分,因此影響他對食物的吸收能力,胃口不佳,使他體力不支,經常犯睏。按醫囑咐,他應少吃多餐,食物要清淡易消化,但即使如此,也無法引起食慾。十多天後,他胃口稍佳,但傷口仍然隱隱作痛,影響睡眠,精神不濟。有時血壓不穩,脈搏飆升,心情不安。九個多小時的手術,與開胸腔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恢復緩慢也是意料之中。

六周後,他又住了兩天醫院,原因是由併發症引起的。醫生曾說過,手術後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為了避免再次發炎及內出血,每天吃的抗生素使他昏昏欲睡,幾天後,情況有所改善。

經過三個多月的療養,憑著他的毅力與耐心,終於克服了病痛的磨難,逐漸走出低谷,慢慢恢復原來喜愛的活動, 如打太極、做瑜伽、打橋牌等。

年長者要善待自己,注意身心健康,活著就要有好的生活質量。人生無常,我們必須珍惜當下的每一天、每個因緣聚合,讓自己無憂無慮地走下去,使生命活得更充實更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