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淺談書法(二十七):書法美學(二)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淺談書法(二十七):書法美學(二)

上一篇:淺談書法(二十六)

敬愛的耆老們:上次給您介紹了一點史教授的創作《書法美學》中的一小段,意猶未盡。原來,紫忱教授十五歲便從事新聞事業,創辦了《民報》;弱冠之年,就出版了詩集。日本侵華,八年抗戰,他在國防部從事抗日工作,官階同少將級。三十八年(1949)來台後,曾在文化大學任教,期間教了八年書法。並謙虛地說:「我原是學文學的。」教學相長,所以寫了幾本關於書法的心得,以技巧為焦點的《書道新論》,以理論為中心的《書法今鑑》,以再美化為手段析《彩色書法》。

但是,中華美學思想,發源遠古,潛力深厚,幽光暗射,惟缺獨立地位。西方美學日趨泛濫,眾詭紛紜,門戶雜歧。而書法具有中華美學的多元性,乃以純中華美學哲理,撰寫了《書法美學》這本書。史君這一創舉的根據,從「美」字的形成,追溯到甲骨文、易經、太極、莊子、列子……完全是中華民族遠古的哲學、文學、書法、繪畫、建築、音樂、歌舞……沒有受到現代西方學術巨流的影響。

走筆至此,老朽實在是不學無術,對於六藝知識的淺薄,諸子百家的無聞,只能「淺」談,不能深究,實在慚愧。閒話少敘,希望如此介紹史紫忱教授,各位耆老多少有點印象了。

各位耆老,自從讀了《書法美學》之後,才確認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過去多少以為這是個口號,如今回想起來,為什麼八國聯軍時,他們掠奪了多少文物?日寇蘆溝橋事變,侵入東南各大都市,搜括了多少箱文物運回日本?因為他們的文化短暫,不如中華民族的深遠、悠久、優良!筆者早年研讀籀篆、鐘鼎的鑄作,精美的圖案和文字,世界各國都嘆為觀止!請看史教授怎麼在「中華美學應用」中說:「第一個天人融貫的例子,且以周文王養禽獸的園林為證。相傳文王的『囿』,廣闊達七十里,《詩經》中有所紀載。文王以人工美的經營,建造有台池鳥獸的:囿,從人工美裏模仿天然美。這是西元前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事,多利亞人那時還沒有進入希臘,希臘文化還沒有影子哩!」

大凡喜愛書法者,大都知道:運筆逆入平出,中鋒用筆。史君在中鋒美段中強調:中鋒為書法骨韔,善用中鋒則修養成自胸田,藝光發自腕底,而中鋒之聚散則為書法家雅俗的重要鎖鑰。筆聚,墨合,筆散,墨離,純聚,筆必死,純散,墨必病。聚散兼備,合離並籌,始有篷勃的一一畫相。文末並以顏真卿的《麻姑仙壇》為證。

當然,也有人善用側、偏鋒的。筆者認為如能中鋒、偏鋒融合採用,那便是高等的技巧了。其次,在排比美中提到唐代歐陽通的書法造型,上大下小,被譽為「美人撐傘」。他安排字的間架,上大並不頭重,下小也腳並不見輕。這種大不寬敞,小不侷促,得自排比之美。歐陽詢父子,在書法的鑽研上均有相當成就,《九成宮醴泉銘》幾乎是老少皆知,臨寫者不計其數。歐陽通家學淵源,有乃父之風,且有自己風格。

各位矽谷的耆老們:在石氏基金會提供了場地,創立了書法班;每週聚會,研討書法;季刊中早就有園地,讓各行各業的耆老們發表所見所聞。在詩、書、畫間推行了中華文化,敬老、愛幼的精神,實在是華僑之福,令人欽佩。謹藉文末數行,對基金會工作人員表達敬意。

臺北的氣溫已達攝氏 38.7 度,等秋涼後再談罷。

即頌  夏安,金陵傅乙  寄自臺北。

[下一篇:淺談書法(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