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淺談書法(六):從「落水蘭亭」說起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淺談書法(六):從「落水蘭亭」說起

淺談書法(六):從「落水蘭亭」說起

上一篇:淺談書法(五)

敬愛的耆老們:

一般人常說:「春去秋來」,又說「秋收冬藏 」;獨獨少了一個「夏」字!暮春己去,長夏就在眼前,大概是夏日炎炎正好眠,沒有春花、沒有秋月,沒啥好炫耀的,就沒人提它了。其實「簾外薰風燕語,庭前綠樹鳴蟬」倒也別有一番滋味。

前幾期的「淺」談,沒有題目,寫來雜亂,這次改為從「落水蘭亭」說起,有了標題,大致不會扯得太遠了。

話說元人趙子固,得到了宋代詩人姜白石所珍藏的「定武蘭亭」拓本,一日乘舟遇風,人落在水裹,猶然緊抱帖子不放,大部分財物,隨水漂流。趙子固被救上岸,十分欣慰,因為他的寶貴帖子,未曾被水沖失,依然抱在懷中,後來,題了「性命可輕,至寶是保」八個字在拓本上,世稱:「落水蘭亭」。

談起蘭亭集序來,它本來沒有題目,只是大夥兒飲酒賦詩,在諸多詩文之前,寫了一篇序文而已。

晉朝人叫它為「臨河序」、唐朝人叫「蘭亭詩序」或「蘭亭記」、宋歐陽修稱「修褉序」、蔡襄稱「曲水序」、蘇軾稱「蘭亭文」、黃庭堅稱「褉飲序」、米芾稱「蘭亭宴集序」、高宗(趙構)題為「褉帖」,還有叫「蘭亭集序」、「蘭亭帖」、「褉序」、「修褉文」、「蘭亭修褉序」等等,大多數人簡稱「蘭亭」。

王羲之 – 平安帖

王羲之 – 平安帖

除了這麼多的題目之外,還有人乾脆叫它「二十八行」。原來這篇序文,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個字。

永和九年(西元 353)農曆三月初三日那天,王羲之與友好謝安等四十二人,在浙江紹興縣西南約六公里處,有一地名「蘭渚」。大家按當時民俗,在東流水上,潔洗一次以袪不祥,這便叫做「修褉」。餘興節目,就是飲酒、賦詩。

他們飲酒的方式,也很特別,由童僕注酒羽觴,使在水面漂流,流不多久便會靠到岸邊,恰巧這岸邊所坐的人,伸手可及,於是舉觴飲酒。

在這個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美景中,王羲之等,喝得淋漓痛快,認為這種快樂,不可多得。便在湖口的蘭亭中,寫成了序文,記敘了當時的情境和感懷。即興之作,難免有些塗改增刪的地方,酒醒之後,另寫了數十本,始終不及那份原稿的瀟灑瑰麗。固此,就把這冊神來之筆的原稿,仔細保管留做了傳家之寶。您老也許覺得奇怪,事後用心重寫,居然會沒有一本比得上那篇起草的初稿?

蔡邕說得好:「書者,散也。欲先散懷抱,任意恣情,若綰閑務,雖中山兔毫不能佳也…。」

這也是說,事後寫的,缺少了修褉時的那種情境和意境,不能開放自己的胸懷,心中有了若干拘束或壓力,就寫不出那種神韻來了!

這也證實了「唐人重法、晉人尚韻。」的道理了。

這本法帖被推為天下第一行書!它究竟好在那裏呢?一般說來:情意兼備,筆法遒媚勁健。其中「之」「以」「為」「也」等字,都有重複的;特別是之字多到二十一個,但個個架構不同,神韻各異。

熊秉明先生根據古人的評論來分析王羲之的字,認為王字的特點有三:

一.「迷離變化,不可思議。」其變化不僅是行行之間有變化,字字之間有變化,就每一筆之內也含微妙的變化;而且點畫向背,縱橫牽掣,含有幾何的必然規律,全篇渾然一體,可以說變化中有統一。

二.「其筆力驚絕,能使點畫蕩漾空際,迴互成趣。」就是說王字能製造一個廣闊生動的空間 – 有近乎壁畫的空間,遊移於二度和三度之間。

三.王字並不整齊,大小不一,行間距離常不相同,每行字的排列也不垂直而下,或傾斜、或成曲線;似乎非常任性,隨感性。但這些出軌卻又為作者所控制,所意識,有呼應,有避就,自然渾成,可說是理性和感性得到交流性的配合。

總而言之「窮變化、集大成」(書法雅言)正是王字的特點。黃山谷所謂:「右軍筆法如孟子道性善,莊周談自然,縱說橫說,無不如意。」

越說越好,越使人不可思議,除了少數有關人物,誰也沒看到王羲之的蘭亭帖真跡,唐太宗愛得不得了,駕崩之後還要帶了這「二十八行」同行!可措啊!這塊瑰寶,只留存了三百年光景,就隨同李世民的屍體,同樣的湮沒了。

這事實雖然令人扼腕痛惜,但是,我們也可以說:因了唐太宗的極力推崇王羲之後,天下從風,以致把這個研習「蘭亭」的風氣,一直延續到今天。

知名書法家周鴻俊先生手跡

知名書法家周鴻俊先生手跡

加州的陽光,漸慚展現它的威力,耆老們:千萬別貪涼,喝冰水解熱,大開冷氣取涼,也許有損健康。何妨定下心來,臨寫「二十八行」。保證您老,心靜自然涼。感謝您耐心看完了本文,筆者才疏學淺,竭盡綿力,六談書法,其目的不外乎傳播一點華夏文化;在原子筆問世之後,很多華裔子弟,對「毛筆」非常陌生!如果各位耆老,不能夠劍及履及,提筆練字,得以承先啟後,這個五千年來的文化結晶,在這個新大陸上,就不能薪傳下去了!要使用毛筆寫字的時候,只好用那千篇一律的「電腦打字」了。這種用毛筆的技巧,這種藝術,失卻了傳承,實在可惜 !

目前美國有不少人研習中國語文,但是研習中國書法的人口並不多。美國的文化原是多元化的,我們為甚麼不能讓這種俊美的文字,進入主流社會呢?

研究王羲之的著作甚多,千言萬語不能表達其萬一,筆者所知有限,無非是「拋磚引玉」想提起各位耆老學王的興趣罷了!敬祝夏安。[下一篇:淺談書法(七)]

註:
本文參考書目:書學論集 – 祝嘉
書法藝術欣賞 – 沈尹默
中國書法理論體系 – 熊秉明
中國書法博物館 – 南兆旭
中國書法三千年 – 凌雲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