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維生素 C 與運動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維生素 C 與運動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名言:生命在於運動。

中國古代後漢三國時期,有一位叫做華陀的名醫。他能夠實施腦外科手術,準備用麻沸散麻醉為曹操開顱摘除腦瘤。多疑的曹操懷疑他要取自己性命,而把這位名醫投入獄中致死。華佗留給後世的醫書手稿,也被獄官妻子因恐懼而燒掉了,只留下了他按照仿生學設計的一套運動肢體的《五禽戲》,包括熊、虎、猿、鹿、鶴。後人把它納入氣功的外動內靜功法。華陀的運動理論,經過解剖學等科學驗證,得出以下結論:

一.持之以恆的運動,可使血管推遲硬化,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發病率可下降 50%,冠心病患病率下降,增強心臟功能。

二.運動使各系統器官功能推遲老化。如內分泌系統老化造成的糖尿病、關節老化性疾病、骨質疏鬆骨折病、呼吸系統的老年性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發病率下降。

三.運動可抵抗多種疾病,增強免疫力,如感冒、流感、病毒性疾病等。

四.大腦細胞是全身神經中樞,運動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使人神清氣爽、思維靈活、反應敏捷、記憶增進、充滿活力、推遲老化。習慣運動的人,腦細胞分泌內啡肽,使人身心愉快,因此精神和心理上的憂鬱也會減少。

五.手腳靈活,動作準確,保持身體平衡不易跌倒骨折。人們說老人跌倒甚至於與得癌症的後果一樣嚴重。

六.增進機體內各種細胞的新陳代謝。代謝出來的廢物和毒物排泄快,配合充沛的營養物質,新的細胞就能健康存活。如果適當攝入大劑量的維生素 C,全身的自源性致病自由基也會乖乖地從中取得一個電子而平衡,安定下來。綜合結果必定無痛無疾,快樂生活。

七.運動必須要有正確的觀點和標準。它不同於做家務,長時間只動手而完成某一目標工作;也不是日以繼夜的守在電視、電腦、麻將桌、遊戲機前。那麼什麼叫真正的運動呢?

運動首先要依據自己的生理、病理、精神狀態來選擇某種適合本人的運動,如生理狀態必須依據年齡。老年人不可選擇疾跑競賽類的劇烈運動,只可選擇慢跑、慢走、散步等運動。作者年輕時就熱愛跑步,快慢跑結合,堅持至今。每個人都是不同的,自己可以選擇決定。運動的目的是達到有氧運動,必須要使呼吸差加大、肺活量加大,使氣體充分交換,血氧量增加。心跳數也要增加,增加多少適應呢?有一個好記方便的公式如下:

170 – 年齡 = 運動時心跳數 / 分(此數必須
調整到身體舒適狀態,無不良反應)

比如二十歲的小夥子,按照上述得 150 / 分的心跳數,等到了八十歲只要是 90 次數就也就可以了。心跳加快需符合心內科醫師要求,才是對身體有益的運動。那麼中國流行的氣功,動靜結合算不算呢?因為任何氣功都是講究丹田之氣,即腹式呼吸。它不同於受肋骨約束的胸式呼吸,而是膈肌上下運動,呼吸量大大增加,心跳及呼吸數卻不增加,體腔內的臟器無不在運動中,理所當然是全身運動。比之肢體運動更為受益。氣功是彰顯中華文化的瑰寶式運動,但不可盲目聽信那些違背科學的說法。

運動可以增強體質,熱愛運動且持之以恆的人就很少得病。反之,運動少、抵抗力差、精神壓力大的人,則經常容易患病。原因是什麼呢?美國生理學家發現,血液中血白血球遇到細菌和病毒侵入,下丘腦釋放出內源性致熱原「EP」,它是蛋白質作用於大腦的視丘下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可引起人體體溫升高。該學者在動物和臨床人體實驗中發現,運動也可產生「EP」,而且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可使血液中T細胞數增加。而該細胞作為監視體內異性蛋白,可指令肝臟內殺傷細胞殺死侵入者,促使吞噬細胞吞化。故運動員一般有抗病的自源性能力。

運動與死亡率成反比。1986 年,鮑林在他的《健康長壽》一書中發表了一個統計研究:1964 年哈蒙德兩年時間研究了百萬人口,統計男性人口四十六萬一千四百四十人。四十五至九十歲可以明顯看出運動與死亡率呈反比;運動量越大,每一千人中死亡率越小,甚至十至二十歲的青少年也會有差距。這對我們是一個警示。

八.維生素 C 與運動。運動是全身橫紋肌運動的結果。它的活動必消耗熱量,而熱量由脂肪酸代謝產生,而脂肪酸代謝必須有三甲基羥。維生素 C 就是生成三甲基所必需的原料。

結論:

各種運動均增加消耗維生素 C,充足的維生素 C 有益於消除肌肉痠痛的乳酸結晶沈積。運動加維生素 C,大家健康開心。

同一系列:維生素 C 與感冒
維生素 C 與白內障
維生素 C 與牙周病
維生素 C 與潰瘍病
維生素 C 與骨質疏鬆症
過敏性疾病與維生素 C
維生素 C 與抗衰老
維生素 C 與創傷癒合
維生素 C 與免疫功能
糖尿病與維生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