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太極拳經驗談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太極拳經驗談

筆者在五十歲前後身體多病,高血壓、高膽固醇、關節炎……不勝其苦,體重高達九十公斤,且有繼續加重趨勢。那時筆者在臺中工作,友人帶筆者到一家私人醫院(當時臺中榮總總醫院尚在興建中)看一位內科名醫,這位大夫口直心快,他說:「你是富貴病靠吃藥解決不了問題,我建議你從三方面進行,或能改善你的體質。1)不必要的應酬少參加;2)飲食定量,作息定時;3)選擇一種你能承受的運動,每天運動半小時以上,萬萬不可一暴十寒。一切要從今天起;能夠做到這幾點,你的體重自然可以慢慢的減輕,其他的毛病也可不藥而愈。當然,這不是一兩天的功夫就能見效,必須持之以恆。」

那時臺灣的公務員有公保,尚未實施全民健保,那位看診的大夫說:「治高血壓、關節炎、失眠的藥醫院就可領取,至於降膽固醇的用藥,臺灣尚不可以製造,我開一張處方單,某家藥房可以買到,不過價錢不便宜。」

一瓶藥三十顆,要價 1,450 元,店員看我面有難色,她馬上解釋說:「這是從英國進口的,只有一個月的份量,實際進口價是 1,000 元,沒有什麼利潤,我們是看某名醫的處方,才如此計價,否則每瓶要賣 1,800 元。」

從此決心運動,為適合中老年人的體力負荷,筆者選擇太極拳。剛好臺中太極拳協會開新班,從學習站馬步訓練剛始,教練叮囑新進會員,按照規定姿勢,能站多久視各人體力各有長短,不必勉強。筆者第一天不到十分鐘滿頭大汗,只好退下休息;體力較好的學員第一天就可站二十多分鐘面不改色。筆者從第二天起也能慢慢多站一點時間。這是一種調氣功夫,氣順了站馬步(也稱站樁)自然能夠持久。

太極拳門派很多,筆者的老師己往專教楊派拳架,後來他搜集陳派、孫派、吳派、鄭派……各家拳架資料,歸納認為太極拳不管那門那派基本上離不開掤、履、擠、按、採、挒、肘、靠、進、退、顧、盼,定十三勢,俗稱八法五步;至於花俏平實各有不同,全是為了自立門戶、山頭主義。筆者的老師認為門派多,拳架異,令人眩惑,構成推廣太極拳的障礙。他極力反對門派,他有一套理論值得一提:「太極拳融匯了哲理、心理、生理、醫理、物理、拳理於一爐,為我國文化之瑰寶,武林一門絕藝,傳承之責就是我們。」

為了健身,筆者對每個動作認真學習,晨起即趕赴練習場,風雨無阻,半年之內各種疾病己好多了,體重也逐漸減輕,從此不再服藥了。一年後回到那家醫院感謝那位大夫,他已認不出筆者曾是他的病人,經筆者說明後,他才發出高興的笑聲。

從 70 年代開始打太極拳,轉眼三十多年,無日停止。2000 年正式移民加州聖荷西,原是一個人練拳,公寓老人對此也有興趣,邀筆者濫竽充數,教他們二十四式簡易太極拳(大陸 1998 年為亞運會開幕典禮編排的拳),這套拳簡單易學。進而教六十四式拳架(臺灣太極拳協會編),筆者認為此拳式能顧及左右、前後、正隅均衡,而組成六十四式,用符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卦重六十有四之理數。老年人能夠定時動動筋骨,大家見面嘻嘻笑笑,似乎年輕了不少;外加十分鐘的甩手,已能收到運動效果。

下面八句話算是本文的結尾,也是學習太極拳者所必須領會的重點,如果能按照這個要領去練太極拳,你的太極拳必屬上乘:

全身鬆透,似水至柔;圓弧運動,慢練潛修;
動息勻合,整體一元;動中有定,物我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