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Article > 骨壞死

出版刊物

網上文字版

骨壞死

膝關節的「隱形殺手」

膝關節疼痛常見於膝關節骨關節之關節炎、半月板損傷撕裂、韌帶損傷等疾病,妨害老年人生活,有苦難訴。而膝關節壞死在臨床上常見,但容易被忽視或誤診誤治,後果不良。與人體其他組織一樣,骨組織需要持續性供給血液營養,如有一個部分的骨組織供血被破壞,局部骨組織可能會出現缺血性壞死。儘管人體可通過新生骨組織替代壞死的骨組織、吸收的速度快,新生骨組織成長慢,跟不上需要,從而導致骨組織的力度強度下降。若位於膝關節表面的軟骨下骨發生缺血性壞死,則造成軟骨下骨塌陷,就會出現急性膝關節疼痛。

膝關節骨壞死常見於股骨內側髁,也可發生於股骨外側髁和脛骨平台。發生骨壞死的原因可能是骨組織中的微血管被脂肪球堵塞,導致微循環障礙,骨組織供血不足,營養缺乏,進而發生壞死,此乃「隱形殺手」,必須重視,防微杜漸。

膝關節壞死多見於六十歲以上女性,男女患者比為 1:3。究其高危因素,主要有肥胖、脂肪堆積過多、營養缺乏、鐮狀細胞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紅斑狼瘡、腎移植、腎透析、人類免疫細胞病毒感染、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時間過長等。膝關節骨壞死的典型症狀,係突發性膝關節疼痛,通常由日常生活工作活動或輕微觸碰外傷激發。輕、中度骨關節炎會導致病情加劇,疼痛難忍,步行困難,生活難自理。

本病早期症狀隱匿,X 線檢查難捕捉踪影,需經過骨掃描或核磁共振方可確診。一般病人多保守治療,緩解疼痛,減少膝關節負重,多臥床休息,同時治療潛在代謝性疾病。患者可使用拐杖、佩戴膝關節護具;可口服雙膦酸鹽類藥物,以減少骨吸收,謹防病理性骨折;口服他汀類藥物,調節脂質代謝,防止脂肪球堵塞微血管而引發骨壞死。

若晚期病況加重,關節面塌形變形,軟骨下骨硬化,囊性變異,必須考慮膝關節置換手術,由骨科專家審定。此乃最有效的優選的手術治療方案,醫治效果多較滿意。

此病老人多發,平時運動量力而為,休要做劇烈鍛煉,注意少吃油膩重味,禁煙限酒,生活規律,若每天喝 1200 — 1500cc 水,控制出汗,出外時一看二慢三通過,注意安全,不宜負重,注意防摔跤,以免發生事故。

骨質疏鬆能治好嗎?

華夏大地改革開放四十載,老驥伏櫪新紀元。時下,提倡健康中國、全民健康,重視自己的健康。同時提倡孝當先,子女常回家看看父母。鄰居一對年過古稀老夫妻,一生勤勞勤儉,全力支持獨生女兒讀完大學,出國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在北京工作,拼搏奮鬥,成績斐然。利用節假日回合肥探親。離家多年,驚見母親蒼老不少,彎腰駝背且伴腰痛。女兒急匆匆帶母親到就近醫院診治。說時遲那時快,接診的年輕男醫生說:「老人家骨頭朽了,都這樣。年紀大了,常有這裡痛、那裡疼,不用治療省點醫藥費。」她女兒知道我是老醫生,夜晚前來詢問「老人骨質疏鬆能治好嗎?」待我慢慢道來。

筆者對那位年輕醫生的話不以為然。骨質疏鬆確是常見慢性病,由於缺鈣,骨密度下降,骨質流失患病率女性可佔 21% > 男性 15%,但診率卻不足四分之一,寧腰疼忍受不治。問題就在於人們的目光停留在眼前。此病乃「沉默殺手」,起初無症狀,逐漸骨負荷下降,出現腰背痛、弓腰駝背等。如不重視,日積月累,胸凸加重,不勝負重,可致胸椎壓迫性骨折,危機四伏。

目前臨床研究表明老年人骨鬆經合理治療後,可以實現逆轉,如堅持長期補充鈣劑可降低 40% 骨折風險!又如使用雙磷酸鹽製劑後,可抑制骨質流失,使骨密度緩慢上升,不再下降,若沒有骨折,則算作成功標誌。不過治骨朽乃漫長過程,急不來!應用雙磷酸鹽治療,一般需五年口服藥,靜脈注射需三年。如堅持此法治療,評估無骨折風險,方可休「藥假」了。然而,這個「藥假」放多少時間?這就難說清楚了。即使停用雙磷酸鹽製劑時,還必須使用骨健康補充劑的鈣劑和維生素,每日服常規劑量,不能停止為安全。

世人都以為多喝骨頭湯來補鈣鍵骨,其實是天大的誤解。細火煎熬的豬牛骨頭湯,香味四溢,湯質濃厚,含脂肪太多,而重點是含鈣卻極少,不可能做為骨鬆的補助治療,可做為調口味促食慾,每週喝兩次也無妨,牢記湯中含鈣不足,以免貽誤病情,自欺欺人。可憐天下父母心,子女們要好好珍愛親情,多多關愛年邁的長輩們。老友們也應珍愛生命,常常日光浴,吃鈣片不斷,老當益壯,享受天倫之樂爭當人瑞不是夢。努力爭取吧!

脊柱 —— 人體健康「承重牆」

脊柱內連五臟六腑,外接四肢百骸,被稱為人體「第二生命線」,也是身體健康的「承重牆」,好好保護。

頸椎痛,頸椎病先兆。頸椎是脊柱的第一至七節,靈活性最大,活動最頻繁,負重也較大,極容易勞損。此病多種多樣,以神經根型常見,緣由頸椎退變、增生,壓迫頸神經根,引發肩部、手臂及手部麻木及疼痛,還伴偏頭痛、眩暈、噁心等症狀。四十歲以上中老年多發;長期伏案、用電腦、低頭及開汽車人也易發病。可發生早期之「頸椎綜合症」,因姿勢不良,肩、頸肌肉、韌帶緊張而引發頸背部疼痛。此外,椎動脈型與脊髓型頸椎病也多發,突然暈倒。若椎間盤突出,脊髓受壓,發生肢體麻木、腰痛;重者全身可癱瘓。必須採取中西醫結合方法,及早診治,若貽誤病情,後果嚴重。

骨頭鬆,胸椎先遭殃。胸椎佔脊柱第八至至十九節,與肋骨形成「包圍圈」,保護心、肺功能。常見以骨質疏鬆症性脊柱畸形與壓縮性骨折,多見於絕經後中老年女性。胸椎後凸乃本病突出症候,屬於畸形。重體力勞動及患強直性脊椎炎或暴力衝擊,也可使胸椎受損。表現為胸背痛、背頸肌肉僵硬、駝背,不能提重物,同時伴頭痛、噁心、胸悶不適等。

腰椎間盤突出也會盯上年輕人,腰椎佔脊柱的第二十四節,承受整個上半身的重量。椎間盤承受減震作用的主要結構,因此損傷較常見,出現腰突症,可發生腰肩、下肢麻木疼痛,重者不能活動,起身站立不方便。多見於二十至六十歲人群中,男多於女,近年來,由於工作節奏加快,大幹加上負荷重,患者明顯增多。

中老年人腰椎管狹窄也常見,主要由於骨質增生,纖維組織增生肥厚,椎體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等原因造成。該病的疼痛和麻木感會蔓延至坐骨神經、下肢等,坐骨神經受影響,會引發臀部疼痛,牽引向下肢方向,十分難受,行走不便;重者可形成大小便失禁,間歇性跛形,生活難自理。

女性多發骶尾骨骨折。隨著年齡增長,脊柱的多節骶椎與尾椎,會漸漸融合,慢慢終佔脊柱的第二十五至二十六節。它們與左右髖骨構成骨盆,能傳遞重量及支持,保護內臟器官。

在日常生活中,由於跌坐、撞擊而導致的尾骨及尾骶骨骨折,比較多見。尤以女性尾椎較直且長,因此更易受傷,似防不勝防。一般情況下,輕微骨折、錯位,症狀不重,可以通過臥床休息或暫停工作負重,即可恢復,不必過度的特殊處理。僅有少數病人,種種意外原因重度損傷,移位嚴重影響到骶骨關節健康,肢體活動十分不便,則應到大醫院請骨科專家確診,視情考慮手術治療。宜慎重,求會診,不得已才動手術。

脊柱是人體的「大樑」,平日要注重保護。注意坐姿,抬頭挺胸搖擺雙臂健步向前;床板不可太軟或太硬,以睡眠適體舒服為好;適當運動,無傷脊柱;可補鈣劑,成人每日一克;禁煙限酒,謹防肥胖;注重勞動保護,避免跌打損傷。千萬不可以打孩子臀部。